『春季养生』春季养生之道

春季养生之道一定要顺应春令舒畅生发之气,注意维护体内的阳气。这个养生原则应具体贯穿到饮食、运动、起居,防病、精神等各个方面去。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因此,我们一定要做好春季的养生保健,为一年的健康打下基础。春季是生机勃勃的季节,正如《黄帝内经》里所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然而春季多风,乍暖还寒,昼夜温差大,所以春季养生一定要顺应春令舒畅生发之气,注意保卫体内的阳气。这个养生原则应具体贯串到饮食、运动、起居,防病、精神等各个方面去。

春季如何保养阳气呢?中医认为“肝藏血”,从现代生理学来看,这里的“血”是指体内一切营养物质而言。体内大多数营养物质都以糖原形式储存于肝中,而且肝本身也有一定的红细胞生成功能。这种认识是有科学性的。

血中某些分解产物如氨类是有毒的,但肝可以使之集中并形成无毒的尿素而排出体外。一旦肝脏出现问题,其合成尿素的功能下降,氨类物质进入肾和膀胱,可以直接损害这些脏器,严重时会发生氨中毒。因此,一切有关补益肝脏、强化肝脏、养护肝脏的养生方法,都可以成为春季养阳的主要内容和第一选择。

现介绍两种实用且易掌握的养肝护肝方法:

春季养生之道1.健腿舒筋护肝法:

肝主筋,因而舒筋活络是保护肝脏的重要方法。

(1)干洗腿:两手紧抱一侧大腿根,稍用力向下磨擦到足踝,然后再往回磨擦到大腿根。可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水肿和肌肉萎缩等。

(2)揉腿肚:以两手掌夹紧一侧小腿肚(即腓肠肌),旋转揉动,可加强肌力,预防腿肚抽筋和肌肉萎缩。

春季养生之道2.卧姿养肝法:

春季宜早睡早起,睡时头宜朝东方,以顺应自然发生之气。宜仰卧,头东足西,舌抵上颚,闭口闭目,鼓漱30次,使口中津液逐渐增多,待津液满口时,缓慢咽下。每天临睡前做一次即可。对于人们春季津液不足之口干舌燥、皮肤干燥等均有作用。

养阳的另一侧面便是“春捂”的养生之道。民间常常流传着“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吃了端午粽,再把棉衣送”的俗语。如果过早地脱去棉衣,寒气会乘虚而入,寒则伤肺,加上人体的皮肤已经开始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御能力有所减弱,所以易患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还有一些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流脑、麻疹、腮腺炎、猩红热等多种传染病也易在这个季节流行。这些疾病虽与细菌、病毒有关,但若防范及时,“春捂”得法,体质强健,则将会减少发病的机会。因此在早春从棉衣换到毛衣或者夹衣不要匆忙,要根据天气的变化,一件一件地减,此外被褥也不应该马上减薄,以符合“春捂”的养生之道。

“捂”应该捂哪里呢?古人在长期的生活与劳动实践中认识到,寒多自下而生,因此中国古代养生家提出了春令衣着宜“下厚上薄”的主张。这与现代医学所认为的人体下部血液循环较上部为差,易受寒冷侵袭的观点相吻合。因此骨骼、关节,尤其是裸露的脚趾与踝、膝关节等地方需要重点防护好。此外“头颈”部位也需要特别注意。老人,尤其是头发稀疏者,不宜过早摘下帽子、围巾。因为整个冬天都在受着大帽温馨护着的头颈,已经习惯于这种环境生活,若在乍暖还寒的气温下,突然远离帽子,就容易遭受风寒头痛、感冒伤风。颈椎病、肩周炎等就会乘虚而入,尤其是已有颈椎增生的中老年人,在春寒时长久暴露于寒湿中,常导致局部肿胀,颈椎病的症状加重。一些老年人在早春时颈部疼痛、僵硬不适、头昏、肩重、手麻、乏力等缠绵不已,正是源于颈部疏于保护之故。

遗憾的是,一些年轻的女士却过早穿起了单薄的紧身裤、裙装或短裤,殊不知,这对身体十分不利。据报道,突尼斯妇女喜欢一年四季穿裙子,结果患风湿性关节炎的约占妇女总人数的70%。另据日本东京女子医科大学学者的长期观察,日本现代青年女性所患的诸多妇科病,大多与感受寒冷有关。所以,在“风度”与“温度”之间,从健康角度来看,春天还是以遵循后者为好。

除了“养阳”与“春捂”,为了能使身体更健康,春季养生之道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给以全面的注意。

春季养生之道-调养精神:春天精神调摄应做到疏泄条达,心胸开阔,情绪乐观,戒郁怒以养性,假日去踏青问柳,游山戏水,陶冶性情,会使气血调畅,精神旺盛。

春季养生之道-调节饮食:春天新陈代谢旺盛,饮食宜甘而温,富含营养,以健脾扶阳。忌过于酸涩,宜清淡可口,忌油腻生冷,尤不宜多进大辛大热之品,如参、茸、烈酒等,以免助热生火;宜多吃含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特别是B族维生素)丰富的食品,特别是各种黄绿色蔬菜,如瘦肉、豆制品、蛋类、胡萝卜、菜花、大白菜、柿子椒、芹菜、菠菜、韭菜等。

此外,还应注意不可过早贪吃冷饮等食品,以免伤胃损阳。

春季养生之道3.运动锻炼:春天是体质投资的最佳季节。春天空气清新,这种环境最有利于吐故纳新,充养脏腑。春天多锻炼,会增强免疫力与抗病能力,一年之中少患流感等各种疾病,且令人思维敏捷,不易疲劳。人们可根据自己年龄与体质状况选择户外活动,如太极拳、慢跑、放风筝、春游踏青等。

春季养生之道4.预防春困:春天风和日丽,但人却感到困倦。疲乏头昏欲睡,早晨也不醒,这种现象就是大家所说的“春困”。那么怎样减轻与预防春困呢?一要保证睡眠,克服消极懒惰思想情绪;二要积极参加锻炼和户外活动,改善血液循环;三要适当增加营养。研究证明,缺乏B族维生素与饮食过量是引发春困的重要原因,故宜多吃含维生素B族丰富的食品;四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少吸烟,如不太冷,适当减些衣服,或用冷水洗脸,都会使困意尽快消除。

春季养生之道5.保健防病:春天温暖多风,最适于细菌、病毒等繁殖传播。所以一定要讲卫生,勤洗晒衣被,除虫害,开窗通风,提高防御能力,传染病流行时少去公共场所,避免传染。春天又是气候交替的过渡季节,若不重视保健,一些旧病极易复发,如偏头痛、慢性咽炎、过敏性哮喘、高血压、心肌梗塞、精神病等,应特别注意从衣食住行各方面调摄预防。

(0)

相关推荐

  • 春分至,重养生,食2种春菜,饮3杯茶水,做4件事,守住一年健康

    今日,迎来"春分"节气,一个"分"字道出了昼夜.寒暑的界限. 春分,是古人很重视的节气. 又称"日中"."日夜分".&q ...

  • 掌握这6个春季养生要点,一年少生病!

    本 期 导 读 春季除了肝脏容易损伤,还会出现哪些症状和疾病呢?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 ...

  • 春季养生保健注意事项,如何养肝、保肝、护肝

    在中医理论中,春对应五行中的木,与人体中的肝脏是相呼应的,所以,春季养生保健应该重点强调养肝. 另外,随着现代都市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许多人由于压力加重.负面情绪过多.作息不规律.时常饮酒等原因,肝 ...

  • 『春季养生』春季养生汤

    为什么喝吃春季养生汤?<黄帝内经>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还说"春应肝而养生".在中医养生学中,春天应该养肝护肝,补气补血, ...

  • 『春季养生』春季养生要点

    春季养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生"字. 按自然界属性,春属木,与肝相应.(这是五行学说,以五行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活动特点,如肝喜调达,有疏 ...

  • 『春季养生』春季养生调节

    春三月,为农历的正月、二月、三月,阳历一般是每年的2-4月,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个节气。春季在四季之中居于首位,春归大地,万象更新,阳气升发,冰雪消融,蛰虫苏醒。<素问·四气 ...

  • 『春季养生』春季养肝

    春季万物生发,按中医五行理论归属,春为木:肝喜条达,与木的生长相类似,因此春季是肝木旺盛的季节,如果春季肝气伤,则夏天当令的心火将失其所生,到了夏天心火会不足,寒气将趁机侵犯而导致寒变,即该热时不热, ...

  • 『春季养生』春季健身走 走出好睡眠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失眠是中老年人中常见的症状.其原因多而复杂,常见的有睡眠环境的改变:有社会.家庭.工作等各种精神刺激:有疾病.药物.夜间多尿等原因.失眠对健康与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为了寻求能 ...

  • 『春季养生』春季胃病食疗汤五款

    春季是胃病的多发期.胃病主要是指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治疗胃病除可用复方胃友.双层胃友.胃炎胶囊.雷尼替丁.法莫替丁或奥美拉唑等外,还可配合饮食治疗,以促进病愈,防止复发.为此,笔者根据临床经验 ...

  • 『春季养生』春季肝脏“保卫战” 六种药材来“助攻”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防御部队,保护好这支军队,才能够兵来将挡,将"敌人"(细菌.病毒)拦截在城门之外.中医认为,养生讲究"四季侧重"的原则,春季补五脏应以养肝为先 ...

  • 『春季养生』春季养生常备5宝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随着天气越来越暖和,春季养生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春天保健最应该做到以下5件事. 护肝--每天吃1-2把坚果 春天会让肝脏和胆囊中的一些小毛病变得 ...

  • 『春季养生』春季犯困 喝洋参茶

    春天天气转暖,不少人又开始白天犯困.频频打哈欠,这时,喝点药茶能帮你赶走春困带来的倦意. 在冬季,人体对抗寒冷消耗丁不少阳气,人春后,往往会阳气升发不足.对这类春困者而言,西洋参茶是个不错的选择.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