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研修】昌平区霍营中心小学——沈立霞

沈立霞,昌平区霍营中心小学数学老师。座右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课风格亲切活泼,充满激情和感染力。课上讲解生动形象,细致入微,注重引导孩子的解题思路。不仅教授知识,更拓展思维,使孩子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曾多次赛课获区级一等奖,多篇论文获市级奖励。

学 思 反 馈 表

一.思考所得:
单元备课时要将教材和学情分析透彻后,才能制定学习目标。在分析教材时不一定所有教材版本都分析,只分析跟教学设计有关系的版本即可。学情分析可以采用问卷和访谈的调研形式,分析要到位,应会哪些,实际会哪些。无论是单元备课还是小论文或是反思,根据主题起一个有创意的名字很重要,比如:六年级的圆这一单元,可以将题目定为:拉开曲边图形学习的序幕、勾联图形关系刻画圆等等,主题落在哪儿,主题名称就取什么。
认识图形就要挖掘元素和元素之间的关系,图形和图形之间的关系,可以互相转化,比如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些都是为后面学习面积做铺垫。建议教学时,将北京版五年级多边形面积这一单元中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认识及特征放一块,面积和大单位放一块。认识圆要认识它的特征:广泛应用性、一中同长、化曲为直。画圆就是动态认识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挖掘它的内隐因素。
二.行动计划:
(一)在教学圆这一单元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即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
(二)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获得新知。
(三)在今后写论文或单元备课设计时,根据主题取题目,新颖有意义。
(四)在教学图形时,要注重联系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
三.学习困惑:
如何在开放教学中落实知识点?
四.自主理解(在本次活动所感悟的):
刻画图形主要有两个维度:图形特征和度量,度量包括周长和面积。
图形认识大观点:图形抽象,即从现实情境中抽取出平面图形。
图形认识三大工具:分类、分析、工具。
核心素养: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

学 习 心 得

   学习反思

学习《巧用数形结合—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的心得体会:

数形结合属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我很认同笔者的观点:将复杂、抽象的数量关系用简单、直观的图形表示出来,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题目,降低学生学习难度的同时,还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形结合,无疑可以引导小学生形成抽象逻辑思维,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

数形结合对小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很大帮助,小学生所处的年龄段使得其认知能力有限,而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内容就是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数形结合通过引入图形、借助图形、构造图形,开拓学生思维,有利于探究更多的解题思路。

数形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感知数学规律。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其中有许多知识点都是对规律的总结,在教学中如果仅仅是借助口述性的方式教学,学生的记忆深度不然不理想,同时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比较低。对此,便可以借助数形结合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借助数形结合,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几何意识。几何意识是小学生的重要培养内容之一,因此我们在教学这部分知识时,通过科学合理的运用数形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几何意识,而且可以更好地拓展学生思维的发展。例如《长方体正方体》学习中,有一例题:有一个长方体,如果它的高增长2米,刚好变成正方体,但是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要比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大56平方米,那么你能算出原來长方体的体积吗?在做这道题的过程中,如果学生只是通过题目中的数字信息,然后进行想象的话,以这种方式解决问题非常困难,但是通过作图,画出一个长方体,再在长方体上加高,形成一个正方体,把数字信息标上去,就能直观地看到图形的变化,降低做题难度,同时培养拓宽了学生的做题思路。

总之,数形结合可以广泛应用在“难点”、“衔接处”“关键处”“本质”“困惑”等地方,使图形与数字互相转换,由浅入深,简化难题,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以及教学效率。

行 动 管 理 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