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或晚上得病有什么区别?
相关推荐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一二五)
伤寒论第111条辨: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则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 ...
-
中传院黄双辉老师讲伤寒论第1期
大医精诚,养浩然之正气,极天地之大观. 中传院黄双辉老师讲伤寒论第1期 第1条 恶风:卫不固也(卫气者.所以温肌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风为阳邪·风中卫表·两阳相搏·阴气则衰而少. 阳加于阳· ...
-
《伤寒论》讲解系列 太阳病篇5
上一篇讲了什么是温病,以及温病的一些症状,还有温病跟太阳病的区别.这篇我们接着往下讲后面的内容. 先看条文 七.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 ...
-
小孩子吃多了容易得温病
第四条: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得了太阳伤寒一天,这时病在表,是阳脉,属于太阳证,太阳伤寒,如果脉只是浮紧,并没有什么变化,病就不会向里传,一直就在表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一)
伤寒有五:中风,伤寒,温病,热,湿热.不管是哪种都来自伤寒. 冬天主收藏,气候是寒冷,这是正气,在伤寒论中会有时疫,就像今天的新冠肺炎,冬天本来是寒冷的,如果气候与节令不和,冬行春令,这个时候不男女老 ...
-
倪海厦《伤寒论》文字稿:条辨十三、十四
4月24日 十三.十四:病人身大热,反欲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此条就是中医在辨症「寒」与「热」. 如果摸病人,身体很烫,病人还要穿衣服,就是热在皮 ...
-
伤寒论解密 第11条
第十一条,原文: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热在骨髓也. (一),文意.身大热:通过触诊法,用手 去摸病人的皮肤,感到非常热的;反欲得近衣者:相反,病人不想减 ...
-
刘师说《伤寒杂病论》:桂枝汤不仅仅是桂枝汤,而是桂枝法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太阳中风证治宜桂枝汤,并随证加减.恶风出汗厉害可加黄芪,平素阴虚火旺体质可加菊花乌梅,脾虚气虚可加茯苓白术党参,血虚可加芍药当归,寒湿关节疼痛可加苍术附子 ...
-
《伤寒论》讲解系列 太阳病篇6
这一篇,我们继续讲后面的内容,照例先看条文: 八.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我们一开始讲太阳病的时候,就解释了太阳病头痛的症状,因为外邪 ...
-
从零开始学伤寒(二十)
言行如一,从对自己诚实开始. 这是源寶每天原创更文第一年第287篇. 9.太陽病,欲解時,從巳至未上. 古人认为天人合一,中医自然也包括在内,而这无疑是正确的观点.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受自然影响很大, ...
-
诊病须先立本
言行如一,从对自己诚实开始. 这是源寶每天原创更文第一年第157篇. 中医诊病有八法之说,即所谓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这是后世根据临床宝藏<伤寒论>总结出来的,其实所谓八法,只是一法,就是阴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