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希文原创《盖帘子》
相关推荐
-
你知道早些年饶阳人过年要吃多少顿饺子吗?
好吃不过饺子,早些年我们这有个人说他要是当了皇上,天天吃饺子,吃馅光吃白菜心,不吃白菜帮,据说李自成占领了北京,天天吃饺子,还有俄国人在东北天天吃饺子,玩女人,还说好吃不过饺子,好玩不过嫂子(大嫂的意 ...
-
挥不去的记忆(上)
作者:京素之约 中秋节回家,又跟老妈说起咱家还有什么老物件,老妈想了想,从衣柜里找出这个"古董",那就再把它补写吧! 真的太熟悉了,小时候收纳针头线脑等杂物的,但那时就是翻个底朝天 ...
-
赤峰记忆——有关饺子
陈书华,出生于1947年,退休前系赤峰学院心理学副教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 有关饺子 陈书华 (一) 在2019年第12期<北京文学>上莫言发表了他的新作--五百 ...
-
你知道饶阳作协主席何同桂老师的一首高粱诗吗?
乡村老物件之十四 盖帘 兜喽篦 盖天 送爽金风沐新秋,高粱翘首晒红头.非是脊骨如竹硬,何能仰头望丰收. 这是饶阳作协主席何同桂老师歌颂高粱的一首佳作. 早些年,上级号召队里种高粱,说是产 ...
-
饶阳人的怪事:五更里吃烂饺子?
有句话说:宁做过头事,别说过头话! 这次大年三十在回老家的路上,我和外甥说:今年你妗子回来不了过年了,今年五更的年夜饭也不吃烂饺子了! 五更的饺子是一年的希冀,是新年的第一顿饭,是有些特别象征性意义的 ...
-
大年三十儿吃饺子
快要过年了,又到了大年三十儿吃饺子的时候了.说起来,大年三十儿吃饺子,这是中国人多少年来的习俗.当然现在吃顿饺子,已经不需要非等过年不可了,想要吃饺子,买点儿肉,弄点儿菜,和点儿面,一会儿就包好了.煮 ...
-
刘希文原创《弹棉花》
作者:水墨松江 弹棉花 弹棉花是旧社会老百姓所从事的三百六十行之一.他们走街串巷,一边走,一边吆喝着,"嘣.嘣.嘣",棉花弓子发出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弹棉花工匠们所经历的酸甜苦辣和不 ...
-
刘希文原创作品《那些逝去的关东老物件》
那些逝去的关东老物件 我三岁的时候,跟随被打成右派.黑帮分子的父亲谴放到黑龙江省松花江畔的农村,一直到上世纪的1983年9月,我考上大学走出农村为止,在东北的农村里,我生活了整整15个年头. 在这15 ...
-
刘希文原创作品《拔吊子》
拔吊子 今年国庆节回老家去探望老母亲.三日那天正在和老母亲闲聊,突然看见在屋子一个角落里放着一个针线笸箩,里面有一个线棒和许多针头线脑. 我非常好奇,这线棒我已经是30年未见到了,顿时有一种十分亲切的 ...
-
刘希文原创作品《编筐编篓编炕席》
编筐编篓编炕席 出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对土篮子.鱼篓子.炕席等东北农家用具不但十分熟悉,而且内心存有深厚的感情,毕竟从小是在睡在东北大炕上的炕席长大的.那时在东北农村里装东西.秋收收粮食.下地 ...
-
刘希文原创作品《冻白菜蘸大酱》
冻白菜蘸大酱 小时候,咱东北乡村的老百姓一到冬天就没有什么新鲜的蔬菜可吃了. 那时乡村大地里没有蔬菜大棚,种不了时令的蔬菜,漫长的大冬天就只能靠着秋天时家家储存的土豆.白菜.萝卜.地瓜等来当菜吃了. ...
-
刘希文原创作品《拾柴禾》
拾柴禾 柴禾,为一种植物收获果实后留下的杆状物,如玉米秸.高粱杆.豆秸等.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东北农村,柴禾是各家生火做饭.取暖的主要原料,植物秸秆也不抗烧,有的火一燎就化为灰烬了,最抗烧的柴 ...
-
刘希文原创作品:猜闷儿
猜闷儿 小时候,我经常在晚上躺在东北乡村的土炕上,听姥姥给讲瞎话,她也经常给我把闷儿.刚开始时我还能精神一点,一会的功夫就不知道怎么就睡着了,进入了梦香. 那时,我并不知道闷儿就是谜语,只是觉得猜闷儿 ...
-
刘希文《划拉秋》
划拉秋 在过去的大东北地区,一进入秋天,村中的老百姓便开始到已经收割完的大地里去捡拾一些诸如高粱.谷子.苞米等庄稼,那时民间老百姓管这种行为叫划拉秋. 也许有人会问,庄稼地都已经收割完了,还能拾捡到啥 ...
-
古代志怪故事:刘希文
出自<益智录>卷之八,原标题<许翠娥>. 山西人刘希文,我忘了他是哪个郡的.这个人会看坟地,房场,卜卦算命也很精通.他是个正人君子,从来不用这些来欺骗人勒索钱财.关于画符除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