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希文原创作品《那些逝去的关东老物件》

(0)

相关推荐

  • 一组老照片讲述东北农村过去的故事

    无意间在网络上看到这组照片,勾起了儿时无数的回忆,在这里我要感谢照片的拍摄者,因为这些照片真实记录了东北农村生活的点点滴滴,记录了老一辈东北人的淳朴生活,也勾起了无数七零八零后的无限回忆. 粘豆包 我 ...

  • 三五艺术馆:朝鲜人民艺术家金圣民《农村东北往事》油画作品赏析!

    东北是一个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地方.东北民俗文化圈的地域包括黑龙江.吉林两省全部,以及辽宁省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它的特点是满族和汉族风俗的大融合,不过随着人民生活习惯的改变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东北民 ...

  • 刘希文原创作品《拔吊子》

    拔吊子 今年国庆节回老家去探望老母亲.三日那天正在和老母亲闲聊,突然看见在屋子一个角落里放着一个针线笸箩,里面有一个线棒和许多针头线脑. 我非常好奇,这线棒我已经是30年未见到了,顿时有一种十分亲切的 ...

  • 刘希文原创作品《编筐编篓编炕席》

    编筐编篓编炕席 出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对土篮子.鱼篓子.炕席等东北农家用具不但十分熟悉,而且内心存有深厚的感情,毕竟从小是在睡在东北大炕上的炕席长大的.那时在东北农村里装东西.秋收收粮食.下地 ...

  • 刘希文原创作品《冻白菜蘸大酱》

    冻白菜蘸大酱 小时候,咱东北乡村的老百姓一到冬天就没有什么新鲜的蔬菜可吃了. 那时乡村大地里没有蔬菜大棚,种不了时令的蔬菜,漫长的大冬天就只能靠着秋天时家家储存的土豆.白菜.萝卜.地瓜等来当菜吃了. ...

  • 刘希文原创作品《拾柴禾》

    拾柴禾   柴禾,为一种植物收获果实后留下的杆状物,如玉米秸.高粱杆.豆秸等.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东北农村,柴禾是各家生火做饭.取暖的主要原料,植物秸秆也不抗烧,有的火一燎就化为灰烬了,最抗烧的柴 ...

  • 刘希文原创作品:猜闷儿

    猜闷儿 小时候,我经常在晚上躺在东北乡村的土炕上,听姥姥给讲瞎话,她也经常给我把闷儿.刚开始时我还能精神一点,一会的功夫就不知道怎么就睡着了,进入了梦香. 那时,我并不知道闷儿就是谜语,只是觉得猜闷儿 ...

  • 刘希文原创《盖帘子》

    盖帘子 今年过年回老家,三十晚上包饺子时突然发现家里多了几个新盖帘,我问老母亲,这些已经很难见的东西是从哪掏弄来的呀? 老母亲说,不是买的,也不是别人送的,是我自己做的. "什么?这盖帘子已 ...

  • 刘希文原创《弹棉花》

    作者:水墨松江 弹棉花 弹棉花是旧社会老百姓所从事的三百六十行之一.他们走街串巷,一边走,一边吆喝着,"嘣.嘣.嘣",棉花弓子发出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弹棉花工匠们所经历的酸甜苦辣和不 ...

  • 那些逝去的关东老物件

    那些逝去的关东老物件 我三岁的时候,跟随被打成右派.黑帮分子的父亲谴放到黑龙江省松花江畔的农村,一直到上世纪的1983年9月,我考上大学走出农村为止,在东北的农村里,我生活了整整15个年头. 在这15 ...

  • 刘希文《划拉秋》

    划拉秋 在过去的大东北地区,一进入秋天,村中的老百姓便开始到已经收割完的大地里去捡拾一些诸如高粱.谷子.苞米等庄稼,那时民间老百姓管这种行为叫划拉秋. 也许有人会问,庄稼地都已经收割完了,还能拾捡到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