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为什么要进行教育科研

中小学教师普遍认为其主要工作为教育教学,只要把学生教好了,把教学成绩提高了,就很不错了,没必要进行科学研究。他们觉得,教师主要工作是实践,不可能有什么创新创造,科学研究纯是形式,只会加重教师的工作负担。也有人认为教育科研是属于学者教授的事儿,与自己关系不大。所以,中小学教师对于教育科研的热情不高。

中小学教师有参与教育科研的必要吗?

教育科研,通俗地讲就是用正确的教育理论对教育现象和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和探索。教育科研的主要载体是课题研究,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理论创新,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促进教师自身发展。

一、中小学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可以促进理论创新

中小学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力军,其理论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教育质量的高下。中小学教师不但需要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还需要在工作实践中印证和发展这些教育理论。特别是教育理论如何与具体的教育实践相结合,如何更好地落地,需要中小学教师在实践中提出相应的方法和路径,这种关于方法和路径的理论是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中小学教师是教材教法的使用者,也是理论发展者。从这种角度来讲,中小学教师可以进行理论创新,事实也证明,很多中小学校正是一些先进的课题研究促进了教育质量的大面积提高。

二、中小学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可以更好地解决工作中问题

中小学教师每天都面临着大量的教育实际问题,学生千差万别,教育教学环境瞬间万变,作为中小学教师,不可能利用自己在师范所学的那点儿东西应对复杂的教育对象和教育场景。这就需要教师经常面对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想尽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并在解决问题中积累经验。实际上,这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经验的过程就是在进行着一个又一个课题研究。

我们常说“问题即课题”。教师每天都面临着复杂的教育情境,是最易于发现问题的人,优秀的教师就是能够经常发现问题、善待问题的人,换句话说,正是因为有了各种各样“问题”的存在,教师这种职业才有存在的可能和意义。所以,教师面对问题时,要把这些问题拎出来,认真分析,追问,发现问题的实质,并且予以提炼出来,那就是教育科学研究的课题。这个课题就是教育科研的切入点,也是教育研究的起点。

有了问题,我们教师就要针对问题实施教育教学,这个过程,也可以看作是教育研究的过程。“教学即研究”,教室可以看作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试验室,课堂就是师生交流、碰撞的实验场景,我们在课堂上所采取的一些教学方法,就可以看作是教育课题深入推进的方法。当然,课题研究不仅仅止于课堂,还可以在课堂之外,在操场上,在家庭里,在活动中等等,只要实施教育的场景,都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场所。教师一旦进入校园,很可能就进入了课题研究的状态,也就是说,教师平时的工作状态就是课题研究的状态。

既然中小学教师平时遇到的问题就是课题,平时的工作就是研究,为什么还要把其工作冠名于课题研究呢?为什么还要进行选题、立项、开题报告、中期检查、结项等复杂的环节呢?因为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值得研究,都可以转化为课题;有了课题,如何运用正确的方法促进课题深入推进,也需要一套科学的方法。课题研究是一种科学的、规范的研究形式,进行课题研究,实际上就是帮助教师建立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更好地解决工作中问题,以便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中小学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可以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学生是学习的人,也是教育科研的主要对象。教师正是离学生最近的人,也是经常与学生打交道的人,非常方便对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教师只要安心于自身工作,对自己工作不断反省,才能促进自身的更好成长。中小学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可以帮助教师保持对平时工作的敏感,能够从平日的工作中发现各种各样的不同的问题,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有了问题意识,教师就不可能会产生职业倦怠。在实施课题研究中,教师会对自己所研究的课题,提出解决方案,对研究目标进行分类,并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和方法,这些方式方法积累起来,就是教育教学智慧。可以说,教师研究的课题越多,越深入,教师的经验积累就越快。课题研究过程中,还要搜集大量的过程资料,这些资料就是教师走过的印迹,积累的精神财富。课题研究之后,教师会对其进行认真总结、提炼,这就是研究成果。好的研究成果可以运用到教师实践中去,改善教育效果;当然,也可以在其他教师和学校里进行推广,大面积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古人讲“立己达人”,教师教学的过程不单单知识传授者,不单单是输出的过程,也需要知识的输入。教师需要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需要自身成长。只有自身成长了,学生才会得到成长。教师只有经常反思,把自己的教育教学当作课题进行研究,对自己教育研究结果进行总结、提炼,才会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让自己从经验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变。

由此看来,教师每天都在从事课题研究,只不过是有意识和无意识而已。有些教师工作认真细心,在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属于经验型教师;有些教师善于学习,经过系统学习,提升了自身理论素养,属于学习型教师;如果教师从事课题研究,就会打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和方法,就会走向自觉成长的专业发展之路,就会从优秀走向卓越。

(0)

相关推荐

  • 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特点

    一.问题即课题 对于很多教师来说,搞教育科研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不知道从何下手,找不到合适的研究课题.实际上,教师们要研究的课题俯拾即是.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目的和任务就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终要落实到 ...

  • 成就学生 发展自己 教师专业修炼之道――杭州市青年教师教育科研学术小组培训活动

    2020年12月22日,由我牵头组织的杭州市青年教师教育科研学术小组培训活动在杭州市旅游职业学校举行,我们邀请到了杭州第七中学艺术部主任,正高级教师,杭州工匠称号获得者吴江东教授来做讲座,他讲的主题是 ...

  • 教师教育科研方式与教育家型教师

    在与一些名师.骨干教师的交往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教师的教育科研和专业发展有密切关系,教育科研的水平与其专业发展水平有正相关. 仔细分析了教师们的教育科研状况,我发现,教师的教育科研有二种方式,或也可 ...

  • 灶市完小举行教育科研骨干教师培训

    专家引领  做幸福教研人 --灶市完小特邀市教研室梁陆元副主任做课题研究专题讲座 为了深化学校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科研水平,2021年3月20日上午,灶市完小很荣幸地邀请耒阳市教育局教研室梁陆元副主任到 ...

  • 聂洲完小开展教育科研骨干教师培训活动

    聚焦课题研究,引领教师成长 聂洲完小开展教育科研骨干教师培训活动 为了稳步推进学校科研工作,提高教师课题研究能力,聂洲完小于4月27日下午开展了课题研究专题培训活动. 市教研室梁陆元副主任给大家作了主 ...

  • 金南小学举行教育科研骨干教师培训

    教育科研无终点,专家引领促前行        金南小学举行教育科研骨干教师培训 以研促教,以研兴校.教育科研对学校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途径.基于以上教育科研的重要性,4月3 ...

  • 碧桂园实验小学举行教育科研骨干教师培训

    专家引领 以研兴校 碧桂园实验小学举行教育科研骨干教师培训 问题即课题,反思即研究.教育科研是当代教师工作的基本方式,是当代教师进行学习的有效途径.课题驱动.行动研究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基本方法 ...

  • 实验小学开展教育科研骨干教师培训

    专家引领指导,助推课题研究 实验小学开展教育科研骨干教师培训 2021年6月8日下午,实验小学邀请市教研室梁陆元副主任来校作教育科研骨干教师培训.校领导,各课题组核心成员参加了此项培训活动. 梁主任从 ...

  • 幼儿园科研系列(7)||幼儿教师应具有较高的教育科研理论素质

    较高的教育科研理论素质 幼儿教师要进行教育科研就必须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理论素质,这主要是指要掌握一定的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等).方法论和教育科研基本知识与方法以及相应的技能和能力. ...

  • 幼儿园科研系列(8)||幼儿教师应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

    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 教育科研能力是把教育科研知识运用于教育科研情境.解决相应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主要包括选题能力.查阅文献能力.取样能力.运用科研方法能力.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能力.撰写研究报告能力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