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寅|美感与性感——先唐诗歌对女性美的表现

(0)

相关推荐

  • 诗 // 宫体叙

    宫体叙 宫体叙           --读史笔记 --君王风流,频频雅集,面对山水 抒情.寄志--留下后人嚼舌的故事 --我关心的却是结局:焚书, 被虏,成为亡国者.种种都是难堪的画面 --说明了什么 ...

  • 中学生、大学生暑假阅读书目及理由(戴建业推荐)

    中学生暑假阅读书目 图为推荐人:戴建业 在<华盖集·导师>一文的结尾处,鲁迅先生曾力劝当时的青年说:"问什么荆棘塞途的老路,寻什么乌烟瘴气的鸟导师!"或许是鲁迅这句话给 ...

  • 唐诗解读之初唐诗歌(7)

    十二 由于社会政治的黑暗和混乱,使得当时的文人们转而寄情于大自然,这种思想在左思.王羲之那里已初露端倪,并到陶渊明时期达到了极高的成就.但严格意义上讲,陶的诗充其量只是田园生活与情趣的表现,不能算是山 ...

  • 张英:“遣兴”——唐宋词功用的作者指向

    遣兴 作者指向 "娱宾遣兴",出自陈世修<阳春集序>,常用来说明唐宋词有别于诗歌的特殊功用.不过,人们对于这个词的理解却有两种不甚妥当之处:其一,更关注"娱宾 ...

  • 蒋寅:拟与避——古典诗歌文本的互文性问题(下)

    二.诗歌文本的拟议与变化 互文性概念对于文学研究的重要,在于它指出了先后产生的文本之间存在的一种普遍关联.这种关联在很多时候与模仿无关,事实上,只要一个作者知道某个文本,写作时就会意识到它的存在,诗思 ...

  • 蒋寅|平常心看日本·中唐文学会印象

           唐代文学在中国,因为受传统评价的影响,一向只有盛唐诗独领风骚,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中唐相对来说不为人重视.直到八十年代以后,历史方式取代形而上学方式成为文学史研究的主潮,中唐文学研究才 ...

  • 蒋寅:家数·名家·大家——有关古代诗歌品第的一个考察(上)

    一.引言 作为文学独创性观念的习惯表述,中国古代很早就形成了"自成一家"的说法.其源头可追溯到司马迁<报任安书>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quo ...

  • 蒋寅:杜甫与中国诗歌美学的“老”境(下)

    五."老"的发现与表现 杜甫不仅是诗歌美学中"老"境的发现者,同时也是身体力行的创造者.他晚年写作的最大特点,就是与持续不断的反省相伴.而对庾信文学老成之美的发 ...

  • 蒋寅:杜甫与中国诗歌美学的“老”境(上)

    文学史上那些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不只在于道德的纯粹和技巧的完美,更重要的是他们在风格上通常能创造一种新的审美范型.自诗歌的个人化写作开始以来,曹刘.嵇阮.潘陆.陶谢.颜鲍.徐庾乃至沈宋.王孟.李杜. ...

  • 蒋寅|汪端的诗歌创作与批评初论(上)

             自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兴起,女性的文学活动及其历史就被从性别的角度重新审视,女性在历史上遭受性别压迫的认识也自然地投射到文学领域中来,在女性文学传统及文学地位的问题上有时表现为一种情绪化 ...

  • 蒋寅|汪端的诗歌创作与批评初论(中)

    (二)         汪端是个不平凡的女子,无论文才.妇德.道术都博得时人的赞美,文学方面的成就尤为引人注目.她曾撰成历史小说<元明逸史>八十卷,为古代闺秀中所仅见.学道后她心境变得平和 ...

  • 蒋寅|汪端的诗歌创作与批评初论

    三     如果汪端仅仅是<自然好学斋诗钞>的作者,也许还不能引起我的注意.<诗钞>固然水准不凡,但在女诗人辈出的清代,要举出一连串堪在伯仲之间的女诗人,应该不太困难.我之倾倒 ...

  • 蒋寅|读长沙窑瓷器所题唐俗语诗录札记

    <中国诗学>第五辑(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所载周世荣辑录长沙窑瓷器所题唐诗,可以说是继敦煌文献后唐人写唐诗的又一重要发现,其价值决不低于敦煌写卷.因为这些诗作大多为浅显的口语诗,使用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