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子》卷6发蒙诗解2名正是非贤尽暴止
相关推荐
-
《百事符》
《百事符》
-
王粲《七释》
七释潜虚丈人违世遁俗,恬淡清玄,浑沌淳朴.薄礼愚学,无为无欲.均同死生,混齐荣辱.[不拔毛以利物,不拯溺以濡足.濯身乎沧浪,振衣乎嵩岳].于是[文藉]大夫闻而叹曰:[「於呼!圣人居上国无室,士人之不训 ...
-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作于杜甫辞别在长安赏识他的韦济左丞时.当时杜甫第一次体验了在长安的寒士客居生活.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那些纨绔子弟不会饿死,要去做治国平天下的儒生却只耽误了 ...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杜甫 [唐代]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 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 ...
-
《尸子》卷6发蒙诗解1圣君至治正名审分
<尸子>卷6发蒙诗解1圣君至治正名审分 题文诗: 若夫名分,圣之所审.造父所以,与马交少, 操辔马之,百节皆兴.明王所以,与臣交少, 审其名分,群臣莫不,尽力竭智.天下可治, 其分成也;是 ...
-
《尸子》卷6发蒙诗解3审分赏罚正名用贤
<尸子>卷6发蒙诗解3审分赏罚正名用贤 题文诗:听朝之道,使人有分.有大善必,问孰进之, 有大过必,云孰任之,而行赏罚,观贤不肖. 今有大善,不问孰进,有大过者.不问孰任, 有分无益.问孰 ...
-
《尸子》卷4明堂诗解2海纳百川信敬贤至
<尸子>卷4明堂诗解2海纳百川信敬贤至 题文诗: 曾子曰取,人者必畏,与人必骄.说者怀畏, 听者怀骄,以此行义,不亦难乎?非求贤士, 能致大名,於天下者,未之尝闻.义薄云天, 贤士义正,不 ...
-
《尸子》卷8治天下诗解1天子忠公用贤爱民
题文诗: 天下之治,其有四术,一曰忠爱,二曰无私, 三曰用贤,四曰度量.度量通则,天下财足, 用贤多功,公正无私,百智之宗,忠诚仁爱, 父母之行.奚知其然?父母畜子,非贤强也, 非聪明也,非俊智也,爱 ...
-
《淮南子》卷18人间训诗解2待正后成损之而益
<淮南子>卷18人间训诗解2待正后成损之而益 题文诗: 夫祸之来,人自生之;福之来也,人自成之. 祸福同门,利害为邻,非神圣人,莫之能分. 人之举事,先以其知,规虑揣度,后以定谋, 或利或 ...
-
《韩非子》卷46六反诗解3厚爱则肆法严则止
<韩非子>卷46六反诗解3厚爱则肆法严则止 题文诗: 夫奸人者,必知则备,必诛则止;不知则肆, 不诛则行.陈轻货于,幽隐处虽,曾史可疑, 因其不知;市悬百金,大盗不取,由其必知. 明主治国 ...
-
《论语》卷13子路篇诗解2身正令行富而教之一言丧邦
<论语>卷13子路篇诗解2身正令行富而教之一言丧邦 题文诗: 子曰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有曰:鲁卫之政,似兄弟也.孔子之谓, 卫公子荆:其善居室,始有财时,曰苟合矣; ...
-
《韩非子》卷45诡使诗解3名形不当名卑位危
<韩非子>卷45诡使诗解3名形不当名卑位危 题文诗: 据法直言,名形相当,循绳诛奸,以为上治, 而愈疏远;謟施顺意,从欲危世,以为近习. 悉收租税,专民之力,所以备难,充仓府也, 而士卒之 ...
-
《论语》卷19子张篇诗解3孔圣至贤犹如日月高不可及立之斯立
题文诗: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 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答曰:譬之宫墙, 赐墙及肩,但能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 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百官之富; 得其门者,抑或寡矣.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