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寅|原始与会通: “意境”概念的古与今(上)
相关推荐
- 
                             
                            刘运好等 | 经典重读:论“境界”说王国维<人间词话>的"境界"说,几乎成为学术史的一个神话.相关研究积案盈箱,诸家论述挥霍纷纭.若要细致梳理,非列专题不可.这里需简要说明的是:"境界" ... 
- 
                             
                            蒋寅|原始与会通: “意境”概念的古与今(下)"意境"一直是古代美学和文论关注的焦点,本文将在充实的资料基础上,尝试厘清这个现代美学概念与它的语源之间本义和引申义.比喻义的种种缠夹,建立起它作为涵摄中国古代美学精神的范畴和作为 ... 
- 
                             
                            蒋寅:作为诗美概念的“老”(上)古典诗学的审美概念"老",自张毅<宋代文学思想史>.汪涌豪<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范畴论>始加注意并予阐发以来,不断有学者加以补充和深化,主要是在宋代文学的语 ... 
- 
                             
                            蒋寅:作为诗美概念的“老”(中)二."老"的美学内涵 由唐至清,对老的审美知觉和理论认识是逐步深入的,这一历程同时也是"老"的美学意蕴不断丰富的过程. 以老为生命晚境的原始义涵,使对" ... 
- 
                             
                            蒋寅:作为诗美概念的“老”(下)三.与"老"相关的负价概念 与"清"一样,老也不是个纯粹的绝对正价的审美概念.正如许印芳所说:"凡天地间事物,有一美在前,即有一病随之于后.惟诗亦然: ... 
- 
                             
                            蒋寅|汪端的诗歌创作与批评初论(上)自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兴起,女性的文学活动及其历史就被从性别的角度重新审视,女性在历史上遭受性别压迫的认识也自然地投射到文学领域中来,在女性文学传统及文学地位的问题上有时表现为一种情绪化 ... 
- 
                             
                            蒋寅|理想的冲突与悲剧的超越 ——心态史上的屈原理想的冲突与悲剧的超越 ----心态史上的屈原 蒋 寅 春秋.战国史虽连称,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时代.春秋.战国之交也可以说是上古文化的一个分水岭,中国由一个崇尚礼乐文雅的王道社会过渡到一个崇尚武功势利 ... 
- 
                             
                            蒋寅|不说破——“含蓄”概念的形成及其内涵增值过程一."含蓄"概念溯源 古典诗学中的"含蓄",作为自觉的修辞要求起源甚早,但被理论化.形成概念却晚至宋代,而被视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审美特征则更晚至二十世纪初.在 ... 
- 
                             
                            蒋寅|与学术进步相关的几个概念学术环境 这样一个重大问题,虽一直如鱼骨鲠喉,终不敢轻谈.该文对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学所研究员杨子慧主编.改革出版社1996年版<中国历代人口统计资料研究>一书作为学术研究著作 ... 
- 
                             
                            学古诗的门径 蒋寅蒋寅 . 1986年夏,<古典文学知识>第三期刊登了我读硕士研究生时写的书评<读古诗的门径--读沈祖棻著〈唐人七绝诗浅释〉>,送呈程千帆先生看,老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