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的来龙去脉(6)周敦颐的人生哲学

(0)

相关推荐

  • 研究||张锦枝:北宋五子意论之体用二重性

    作者简介丨张锦枝,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原文载丨<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 摘要:北宋五子关于意的相关探讨表明,意在理学中正逐渐成为独立的概念. ...

  • 《世界哲学源流史》中国两宋时期哲学之一:周敦颐

    中国两宋时期哲学之一:周敦颐 理学又称道学,形成于北宋时期.广义的理学,泛指以探讨天道性命问题为中心的整个哲学思潮,包括各种不同学派:狭义的理学,专指以理为最高范畴的程朱理学. 理学的形成,一方面是北 ...

  • 宋明理学的来龙去脉(5)周敦颐的太极哲学

    我们之前参照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讲过周敦颐,但是胡适基本上是照着书本逻辑讲下来的,有一些深刻的内容,被他一笔带过了.一百多年后的北大,杨立华教授从92年开始研究宋明理学,到95年出论文.他 ...

  • 宋明理学的来龙去脉(7)周敦颐的政治哲学

    周敦颐用"无极而太极"勾画出一套全新的宇宙生成论,用"诚.神.几"来定义了圣人这个概念,并且交代了圣人是用来治世的,而读书人应该以做圣人为目的.<太极图说 ...

  • 宋明理学的来龙去脉(2)韩愈“儒学复兴”的先驱

    一.儒学复兴的背景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经过南北朝时期的大力发展,到了隋唐已经成了最重要的文化组成部分.李唐王朝追认老子为先祖,大力提倡道教.儒家自汉代经学和谶纬学沆瀣一气,到了唐代已经很衰落了. 在 ...

  • 宋明理学的来龙去脉(3)士大夫精神的觉醒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个时代,短短五十多年,中原经历了五朝.八姓.十三君:而且疆域还是四分五裂的,无法实现真正的统一.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如是说.这么一个时代,把唐以前的整个社会文 ...

  • 宋明理学的来龙去脉(4)北宋初年三先生

    上一章我们讨论了北宋理学的四大精神,即忧国忧民的精神.刻苦奋进的精神.节制于己的精神以及维护中华文化主体性的精神.随着北宋士大夫新的精神的确立,玄学余波逐渐消失.宋代具有代表性的文人大多具有类似的特征 ...

  • 宋明理学的来龙去脉(8)邵雍“以物观物”的认识论

    #宋明理学# 邵雍,字尧夫.生于1011年,卒于1077年,谥曰"康节". 我们之前介绍过邵雍"以物观物"的认识论,在邵雍看来:"天道有消长,地道有险 ...

  • 宋明理学的来龙去脉(9)邵雍“体以四立”的世界观

    中国哲学中最早探讨的是"本"与"用"之间的关系,大约是在唐朝时期,经过经学家的诠释,"体"与"用"在哲学理论中的地位得以 ...

  • 宋明理学之张载——气本论与中国哲学(先秦)

    ​最近总看到听到弘扬民族文化自信,于是来凑个热闹. 当我们一聊到某个哲学家的思想,就不免先从一个固有模式去考察,即:本体论.认识论.世界观.伦理学-- 自从踏入哲学的门槛,不止一人在跟我聊天时说过:中 ...

  • 宋明理学是先秦儒学的升级版

    先给大家出一道测试题:你知道岳麓书院最"霸气"的一副对联是什么吗?可能有人回答:"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因为它正好写在书院的正门上.但是,我得告诉你,正门上的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