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的来龙去脉(4)北宋初年三先生
相关推荐
-
国学堂--曾国藩修身一曰【敬】
曾国藩他是叱诧风云的历史人物.当时没有一人产生了像他这样自对晚清格局和对后世格局的影响.他是毁誉参半的军政领袖.霸气外露,他眼中的精神和气象有什么区别?精神是利己的,气象是利众生的.他又如何保持内心的 ...
-
魏氏易经研究(4)——易学的分期
上节讲到:"易学"指汉朝以来,经师.学者对<周易>经.传所作的种种解释,流派主要有"两派六宗".根据各派各宗在各个朝代研究易学侧重点的不同和产生的影 ...
-
从《西南联大哲学课》里,让我们一同去领略中国哲学思想的巅峰
1937年,平津沦陷,北京.清华和南开大学三所大学临时决定合并,重开一所大学. 为了躲避日本人的炮火,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跋山涉水,千里迢迢来到了云南,暂时驻扎在此,这所临时的大学正式被命名为" ...
-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郑万耕:易学与哲学的辩证关系
2021年10月13日10:00,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郑万耕先生以"易学与哲学"为题,为哲学院师生带来了一场精深丰富的讲座.郑教授先后于1970年和1982年毕业于 ...
-
周易义理派的集大成者,宋明理学的奠基人,他的老师和学生却与他意见不同
<周易>是儒学的至高经典,同时也中国古代哲学体系的基石之一.易学按照对其内容理解的侧重点不同,分为象数派和义理派. 秦汉时代象数派是主流,但是到了魏晋时期,随着玄学的兴起,义理派开始活跃并 ...
-
北宋初年三位先生,名气不如学术明星,影响却很大,他们是谁
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巅峰,在那个时代涌现了一大批才华出众,同时富有创造精神的人物.除了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大人物,还有一些相对名气相对不那么大的"小人物". 这些"小人 ...
-
宋明理学的来龙去脉(2)韩愈“儒学复兴”的先驱
一.儒学复兴的背景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经过南北朝时期的大力发展,到了隋唐已经成了最重要的文化组成部分.李唐王朝追认老子为先祖,大力提倡道教.儒家自汉代经学和谶纬学沆瀣一气,到了唐代已经很衰落了. 在 ...
-
宋明理学的来龙去脉(3)士大夫精神的觉醒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个时代,短短五十多年,中原经历了五朝.八姓.十三君:而且疆域还是四分五裂的,无法实现真正的统一.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如是说.这么一个时代,把唐以前的整个社会文 ...
-
宋明理学的来龙去脉(5)周敦颐的太极哲学
我们之前参照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讲过周敦颐,但是胡适基本上是照着书本逻辑讲下来的,有一些深刻的内容,被他一笔带过了.一百多年后的北大,杨立华教授从92年开始研究宋明理学,到95年出论文.他 ...
-
宋明理学的来龙去脉(6)周敦颐的人生哲学
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构建了一套从太极,到阴阳五行的宇宙生成论.这种生成论既不同于<道德经>中的"三生万物",又不同于<易传>中的" ...
-
宋明理学的来龙去脉(7)周敦颐的政治哲学
周敦颐用"无极而太极"勾画出一套全新的宇宙生成论,用"诚.神.几"来定义了圣人这个概念,并且交代了圣人是用来治世的,而读书人应该以做圣人为目的.<太极图说 ...
-
宋明理学的来龙去脉(8)邵雍“以物观物”的认识论
#宋明理学# 邵雍,字尧夫.生于1011年,卒于1077年,谥曰"康节". 我们之前介绍过邵雍"以物观物"的认识论,在邵雍看来:"天道有消长,地道有险 ...
-
宋明理学的来龙去脉(9)邵雍“体以四立”的世界观
中国哲学中最早探讨的是"本"与"用"之间的关系,大约是在唐朝时期,经过经学家的诠释,"体"与"用"在哲学理论中的地位得以 ...
-
牟宗三:宋明理学的三系
今天与各位讨论宋明儒学.平常讲这一时期的学问,大体都知道有程朱陆王两系.程朱一系,一般称之为理学,陆王一系,一般称之为心学.这一种分法,十分简略.这六百年长时间弘扬儒学,内容一定很丰富.平常只知程朱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