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春锦先生讲解《道德经》 终上
相关推荐
-
第三十七章:修炼《道德经》“涤除玄览诀”(朱国琪原创)
朱国琪(三眼道人原创) 今日读<道德经>,读到"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抟气至柔,能如婴儿乎?"这一章的时候,对于近日的修炼印证,竟然有些心得,迫不及 ...
-
再读《道德经》之第十章 载载营魄抱一—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顺其自然也是一种德(如何助力后辈的成长)
十,载载营魄抱一-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顺其自然也是一种德(如何助力后辈的成长) 原文: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 ...
-
徐慎檀:《道德经》第十章释义
大家好!又到了国学经典每天读的时间,请大家给自己的心灵几分钟的休息,我们一起来学习祖先的智慧.今天咱们一起学习道德经的第十章.下面咱们先把道德经的第十章的原文读一下,请大家按我发上来的原文读,因为这里 ...
-
修身养性、世事通达
本文由"黄明哲正解<道德经>"道友晓珺根据黄老师音频课的内容转录完成. 修 身 养 性 <道德经>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抟(tuan)气致柔,能婴儿 ...
-
第十课:老子六问——帝王测试卷
<老子>第十章原文(通行本,中华书局2008版):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生之.畜之,生 ...
-
熊春锦先生讲解《道德经》 上
熊春锦先生讲解<道德经> 作者简介 熊春锦先生,是当代著名国学学者.熊先生1948年出生于湖北省一个道学世家,自幼随师学习研究中国传统道德文化. 1964年熊先生考入南京医科大学,毕业后在 ...
-
熊春锦先生讲解《道德经》 尾上
地户的锁闭至关重要.人类的繁衍都是靠父精母血的结合,产生后一代新的生命体代替自己,延续自己在人类社会的存在.这是一种自然的现象,是后天的自然现象.人的心身要进入先天状态之中,就要注意保精封地户,就象天 ...
-
熊春锦先生讲解《道德经》中
当我们进入'虚其心'状态以后,当我们实现了'虚其心',掌握了性命双修从后天有为步入先天无为状态,也就领到了一张通行证,就能顺利地进行'实其腹'的实践和验证.'实其腹'主要就是讲的炼命促性的功夫.我们已 ...
-
熊春锦先生讲解《道德经》 下
天地犹如大风箱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到底是指什么?看一看天地之间不也就是空的嘛?这个空间就是空的,就如同民间的吹火筒一样.就像一个皮囊一伸一缩,不断充空气又放气:又像风箱在一推一拉之间,以气来吹火助 ...
-
熊春锦先生讲解《道德经》 尾中
心身善渊渊常明 第三段:"夫唯不争,故无尤".这一段是一个总结性的段落.是对上面"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以及七"善"义进行了一次总结. ...
-
熊春锦先生讲解《道德经》 尾下
那么话说回来,这个富贵而骄真的有吗?真有,在我身边就发生过.修证道德者拥有富贵,而去骄于人,骄于世,骄于社会,结果弄得身败名裂,原因都在阴我私心!所以读这一段的时候,对于金玉,对于富贵,不要仅仅按照外 ...
-
熊春锦先生讲解《道德经》 完结
无为而应不执为 我们要注意"上德"的一个特点:德和道之间,一个是体,一个是用:一个隐,一个显:要掌握好这个辨证关系.德是道的显化,她的产生以及传输,在上德状态下是无为境,是一种自然 ...
-
熊春锦老师讲道德经学习方法
融汇在我们的心身之内,融汇到性命两大系统之中.所以学习<道德经>的方法,既要借鉴传统文化的一些优秀的方法,将它应用到我们的现实之中.又要真正地去把握好马克思主义当中的灵魂精神,去领会毛泽东 ...
-
(21)熊春锦:“德慧智”详解
熊春锦 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就是贯彻实践老子"上善治水"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使人体生命中70%的水不断地变善,而利益我们的生命,内成外就,使身外的一切水也都逐步变善,利益我们的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