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诗(一百三十七)——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024-08-07 10:14:10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 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大家好,我们继续来欣赏千家诗的七言律诗部分。今天,我们要来一起品味的来自于唐代著名诗人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关于作者韩愈,那在中国的文学史上也是鼎鼎大名的人物,我们在前面很早的章节中就对他做过非常详尽的介绍,大家可以倒回去复习一下,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下面看题目“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不是一口气念下来都觉得挺费劲的。大家不要着急,更不要沮丧,我们慢慢的来一点一点的解释。“左迁”是降职的意思,在中国古代以右为尊,以左为卑,所以一般升官就称为“右除”,贬官降职就被称为“左迁”了。“蓝关”即蓝田关,故址在今天的陕西省蓝田县东南方向,在古代为关中平原通往南阳盆地的交通要隘。“示”这里是以事告人的意思。“侄孙湘”即韩愈的侄孙韩湘,字北渚,是韩愈侄子韩老成的第二个儿子,后来也考取了进士,官至大理寺丞,有意思的是,在民间的传说中,这位韩湘被附会成了一位逍遥世外,放荡不羁的高人,而且最后还得道成仙,位列“八仙”之一,使这个人物更增添了许多传奇的色彩,甚至让他在民间的知名度要高于他这位著名的叔祖,同时也为这首诗平添了些许的奇幻成分。所以,这首诗就是诗人因为被贬官外地,走到了蓝田关这个地方,心有感触而给他的侄孙韩湘写的一首诗。那在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正月,唐宪宗李纯令人从凤翔法门寺将佛陀释迦摩尼的佛指骨舍利迎进长安的皇宫中供奉,且三天后又将佛骨送往长安各个寺庙巡展。于是乎整个长安城的王公、百姓都奔走施舍,竞相参拜,一时间,几乎所有人都沉浸在佛光普照的气氛之下。此时身为刑部侍郎的韩愈,赶忙上书皇帝,洋洋洒洒的写了一篇著名的《论佛骨表》,劝谏迎奉佛骨的危害,表中说到从东汉佛教传入中原以来,凡帝王奉佛者,皆乱亡相继,国祚不长,并力劝宪宗烧毁佛骨。宪宗当然十分恼火,便要将韩愈处以极刑,因众多大臣说清,才最终改为贬谪潮州刺史,虽然保住了性命,但也可以说是非常的悲惨了。下面就来具体看一看这首诗的内容。先来看首联“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一封”即一封谏疏,指的就是那篇《论佛骨表》。“朝奏”即早朝时呈上奏章。“九重天”本义是天上的仙宫,这里特指皇帝住的宫殿。“夕贬”就是指晚上就遭到贬谪。“潮阳”即潮阳郡,治所在今天的广东省潮阳县,韩愈被贬之后的官职就是潮州刺史。“路八千”是指从长安到潮阳相距有八千里路。所以,这两句诗所描述的内容就是,早朝时我将一封谏疏上奏给了皇帝,而到了晚上就被贬谪到了八千里外的潮阳。接着看颔联“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圣明”即神圣英明,这里是对皇帝的美称。“除弊事”就是指除掉有弊端的事情,这里特指谏迎佛骨的事。“肯”这里是岂肯的意思。“衰朽”是指自己的年迈无用。“惜”即顾惜、怜惜。“残年”即晚年、暮年。所以,这两句诗所要表达的含义就是,我本来是想要为皇帝除掉有弊端的事情,哪里会因为年老无用就顾惜自己残喘的老命呢。再来看颈联“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秦岭”即秦岭山脉,横亘在陕西南部,韩愈要南下潮州,必须翻越秦岭。“雪拥”是指大雪阻拦了道路。所以,这两句诗所表现的内容便是,那层层的云雾阻隔在秦岭之上,让我无法看清,哪里才是我今后的归宿啊,蓝田关下,大雪拥塞了道路,就连马儿都不愿意再前行了。最后看尾联“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汝”即你,这里特指韩湘。“应有意”是指应该有所打算。“吾”即我。“骨”这里指尸骨。“瘴江”这里是指潮阳一带的江河,因为两广地区在古代属于相对偏僻的地区,所以人们认为那里到处都充满了瘴气,对人的健康非常不利,故有“瘴江”之称。所以,这两句诗所要表达的意思就是,我知道你远道而来是有所用意的,为的就是到潮州那充满瘴气的江边收回我的尸骨啊。我们看,诗人一心为国,不惜触怒了皇帝,被贬谪到了八千里外的蛮荒之地,自然是无比的郁闷痛苦,而在这充满着悲凉的旅途中,能看到自己的亲人前来送行,在欣慰之余,还是不禁要将自己的悲愤和不平倾诉出来,不吐不快。在诗人看来,奉迎佛骨的行为对国家有百害而无一利,所以,一向以忠君爱国为己任的诗人便上表劝谏,极力的反对并阻止这件事情。只是没有想到,皇帝的愤怒居然如此之盛,以至于不到一天的时间,就将他从朝廷重臣,贬谪到了边远偏僻的潮州地区。这样的结果,对于诗人来说,当然是无法接受的。自己虽然已经是一把年纪的老朽了,但为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依然殚精竭虑,就算搭上自己的这把老骨头也在所不惜。这样的精神和决心,最后却居然换来了如此悲凉的境地。他心有不甘,但又无法不去面对这残酷的事实。望着前方那云雾阻隔的山峦,他悲叹着何处为家。大雪封关,前路艰险,就连马儿都不愿意再前行了。这当然不过是诗人的一种借代的写作手法,实际上是他自己心理的写照,是在感慨着自己那前途未卜的征程。或许,这一去,就真的是天命茫茫,生死由它了。既然我的亲人你能够到这里来为我送行,想必也一定会料到我的结局,正好就到那满是瘴气的江边为我收尸吧。这种极度悲观的心境,让作为读者的我们,也不由得感慨唏嘘起来,忠臣良将,难道就真的注定是要壮志难酬,心意难平的吗,在中国的历史上,这样的故事可谓是一再的重演,又岂能不让人深思啊。 赞 (0) 相关推荐 古风泊客一席谈:七言律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中唐·韩愈·七律]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 ... 男生怎样拍照才能帅破天际? 男生拍风景照总是棒棒哒,但是想要给自己拍张像样的照片似乎没有那么容易.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韩愈<左迁 ... 韩愈很深情的一首诗,写在去潮州的路上,短短4句感人至深 文/ 空青 人生该是追求美的旅程. 静下来,读读诗吧. [缘起] 事情要从韩愈的一篇<谏迎佛骨表>说起. 唐朝明面上对宗教的态度虽然是三教并立,儒道释都不打压.但从皇家宣称李耳为祖,便能看 ... 韩愈诗歌成就历来褒贬不一,对于这首七律《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却一致赞誉有加 唐朝是诗的国度,是古典诗歌的巅峰,如今传世的大部分诗作,都源自于唐诗.后世所熟知的诗人,大部分也都是唐朝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等,即便是老弱妇孺,也听过他们的名字,听过他们的诗. 唐诗巅峰的背后, ... 夕贬潮州还是夕贬潮阳?为何八仙之一韩湘子为韩愈送行? 前言 昨日游览潮州,写了一篇潮州牌坊街十个宰相的故事.其中引用了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的两句诗: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不过有读者留言说: 老街味道你篡改韩愈的诗词有意思吗 ... 李白《行路难·其一》、杜甫《春望》、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杜牧《遣怀》、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柳宗元《江雪》,写于逆境中的6首诗词,一首一个千古名句! 许多伟大的作品,都是在逆境中写就.今天,诗画介绍几首在困境中写就的诗词,它们早已成为励志的经典名句. 行路难·其一 李白 [唐代]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 《唐诗鉴赏辞典》第五百八十一首《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篇目] [作品介绍] [注释] [译文] [作者介绍] [赏析一~~赏析六]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中唐·韩愈·七言律诗]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 ...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诗意 赏析 朗读 唐·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孟州 ... 硬笔书法——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硬笔书法——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诗三百首经典朗读——《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一篇谏书早晨上奏给皇帝,晚上就被贬官到 ... 韩愈被贬潮州途中写一首七律《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自喻为屈原,尽得李白、杜甫之精髓 韩愈外号"百代文宗",是我国古代散文写得最好的几个人之一.韩愈也写诗,但是他的诗不如散文有名. 叶嘉莹先生批评韩诗说:他"只从语言形式上争胜",好为" ... 千家诗(三十七)——春暮游小园 春暮游小园 王 淇 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开到荼蘼花事了,丝丝夭棘出莓墙. 大家好,我们还是继续还欣赏千家诗的七言绝句部分.这一次,我们要来品味的是南宋诗人王淇的<春暮游小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