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释意】第二章 文化师承古圣先哲

(0)

相关推荐

  • 《文学回忆录》木心(节选16)

    第十六讲 先秦诸子:孟子 庄子荀子及其它 孔子谈不上哲学家,孟子也不能算.我咬住这条不放,不承认.中国哲学少的可怜.西方哲学像歌剧,中国哲学像民歌. 但孟子文学才能极高,这是他们占的优势.墨子吃点亏, ...

  • 三教合一与科学革命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没有宗教的科学是盲目的,没有科学的宗教是跛足的.在爱因斯坦的心目中,宗教是古代哲学智慧的结晶,而哲学是所有自然科学之母,没有了哲学的指导,科学就失去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反过来, ...

  • 【《文心雕龙》释意】(三十四)因何辨章分句

    第三十四章 因何辩章分句(刘勰<文心雕龙·章句三十四>) 如果把一篇文章比作一座房子,字词文句就像摆放在房屋内不同位置的各种物件.如果整座房子容纳的是作者的性情志气,那么房屋内不同位置的物 ...

  • 【《文心雕龙》释意】(二十二)章与表的用途

    第二十二章 章与表的用途(章表二十二) 从来王朝宫廷的官阶层次格外分明,像公侯.卿士或大臣等,对于各自的岗位职责和权势担当,必须了然于心.如果说他们在职位角色上,必定还存在着"高.低.尊.卑 ...

  • 【《文心雕龙》释意】(三)文化匡正释经之书

    第四章  文化需要匡正释经之书 (正纬第四) 天道神明,从来高深莫测,唯有天启神谕,间或幽冥闪现.黄河偶见马龙背图,始有<易经>流传兴盛:洛水罕遇神龟负书,才有<洪范>显赫名声 ...

  • 【《文心雕龙》释意】(三)文化崇尚经典

    第三章 文化崇尚经典 (崇经第三) 一般情况下,书写"三才(天.地.人)"存生道理的典籍,才能称作"经". 那么什么样的书籍,才被称为"经" ...

  • 【《文心雕龙》释意】(三十六)比兴艺术特征

    第三十六章 比兴艺术特征(刘勰<文心雕龙·比兴三十六>) <诗经>的字词语义,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风.赋.比.兴.雅.颂"六义. 西汉初年,在毛亨(生卒年 ...

  • 【《文心雕龙》释意】(三十五)丽辞偶句的来由

    第三十五章 丽辞偶句的来由(刘勰<文心雕龙·丽辞三十五>) 天地化生的自然万物,如同人类肢体天生对称一样,都是成双成对出现.究其根本道理,是因为事物都不能单独生存繁衍.凡文章篇籍,其中字词 ...

  • 【《文心雕龙》释意】(三十七)夸饰艺术尺度

    第三十七章 夸饰艺术尺度(刘勰<文心雕龙·夸饰三十七>) <周易·系辞上>有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日常生活中,在闲言话语间,一旦涉及&qu ...

  • 【《文心雕龙》释意】(三十八)事类的应用得失

    第三十八章  事类的应用得失 (刘勰<文心雕龙·事类三十八>) 何谓事类?笼统地讲,就是援古证今.但是,"援古证今"里面的"古",不仅仅指" ...

  • 【《文心雕龙》释意】(三十三)声音与韵律

    第三十三章 声音与韵律(刘勰<文心雕龙·声律三十三>) 随本清源,凡文学作品中字词语句的声音和韵律,最初完全出自人类各自不同的说话模式,即言语声音.人们发出来的声音,之所以有所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