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物观

(0)

相关推荐

  • 礼记·仲尼燕居

    仲尼燕居,子张.子贡.言游侍,纵言至于礼.子曰:"居!女三人者,吾语女礼,使女以礼周流无不遍也."子贡越席而对曰:"敢问何如?"子曰:"敬而不中礼,谓 ...

  • 《庄子·山木》解说和语译

    (解题)本篇的篇题不是取自首句的首二字,因不能取以为篇题.所取根据首章记述之事,也便是一篇的代表. 主旨在于主张与时俱化,无所求索,纯任自然而免于累.然各章所论,并不齐一,则在于着眼点有所不同. 原 ...

  • 《孔子家语》卷27论礼诗解2无礼不治家族失和百官失体政事失施

    题文诗: 言游退后,子张进问:礼何谓也?子曰礼者, 即事之治.君子有事,必有其治.治国无礼, 犹瞽无相,伥乎何之?譬犹终夜,求幽室中, 非烛何见?故无礼则,手足无措,耳目非加, 进退揖让,无所制也.无 ...

  • 小宝宝名精选:四书五经未来可期的宝宝名,值得细品

    关注<吉生起名>小程序,免费起名(中文名.英文名.小名乳名.查重名.汉字五行). 姓名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而且十分珍贵的东西.由于有了姓名,人类才能正常有序的交往.一个人的名字,除了具有区别 ...

  • 什么是君子四要?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

    什么是君子四要? 子曰: 志于道,据于德, 依于仁,游于艺. 释意:君子有四要: 一是志于道,即一生一世立志求道,与道合一: 二是据于德,即一生一世守住德,积德行善: 三是依于仁,即一生一世以仁为本, ...

  • 庄子箴言录丨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

    大宗师 208页 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此古之所谓悬解也. (人的得生,乃是适时:死去,乃是顺应.能够安心适时而顺应变化的人,哀乐的情绪就不会侵入到心中.这就是古来所说的 ...

  • 苏轼: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

    苏轼在其所著的<范增论>中说:"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而其意则远绍<荀子·劝学>"肉腐出虫,鱼枯生蠹"的论断.按字面意思,荀子之论是 ...

  • 三境时空、“三唯”心、物观与佛教唯识宗

    三境时空."三唯"心.物观与佛教唯识宗 宇宙的本体或主体是什么?人与宇宙是否同质同源同动静?物质和意识什么关系?这些哲学三观的问题,直接决定了人类生命的等级和价值取向.30多年前, ...

  • 苏轼: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北宋大文豪苏轼学养深厚,留下许多千古诗词.不论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还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不论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 ...

  • 观物取象八卦定象

    观物取象,取象于物这叫物象.八卦定象,一个卦得成后就要被认为是反应信息的象,这叫卦象.万物有卦象,有爻象,有动象,有静象,有物象,整个世界都是八卦的象. 三岁孩子吃草莓,问她是什么味的,她不知道怎么形 ...

  • 象数起源(观物85)

    古人研究象理和数理从哪里入手啊?<左传>鲁僖公十五年,韩简曰:"龟,象也,筮,数也.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这句话,韩简告诉了我们象.数的起源.说白了, ...

  • 学农未便妨书读,观物时常识化机

    以前有位老师说过,不会休息的人,是不会工作的. 休息没那么简单,不是说把时间睡够,就是休息好. 有人一天睡十二个小时,照样很困乏. 那该怎么保证休息质量呢? 首先休息者,休心息心也. 透得名利关,就是 ...

  • 小满观物:从左晖的死说起,暴富的人如何保命?!

    每当季节来了,都是我们观察大自然的最好契机,也是我们修心养性的关键节点,所以古代的物候书的节点都是二十四节气,然后再分一之候,二之候,三之候等等. 什么季节会出现什么疾病? 就在小满节前一天,大名鼎鼎 ...

  • 黄庭坚的两首绝句,观物所得,妙尽形理,更显秀雅闲淡

    原创 云水 云水心语 前天收录于话题#黄庭坚70#绝句65黄庭坚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他自小接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也将其作为处世和作文的根本.他年轻时就非常热爱诗词创作,并逐渐地形成了自己独特和鲜 ...

  • 鸿盛祥 • 观物 | 南宋玉器,寄情复古

    尚玉之风,千古一同,南宋时亦然,对玉器的尊崇更在金器之上.追求时尚.讲究品位的社会风尚,使得玉器成为帝王将相.士夫富贾的珍爱之物. 南宋 青白玉莲苞形瓶  衢州博物馆藏 浙江衢州南宋咸淳十年(12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