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读书笔记22.1|炊者不立的解释难倒了无数人!

(0)

相关推荐

  • 徐慎檀:《道德经》释义第二十四章

    大家好,现在是我们国学经典每天读的时间.请大家给自己的心灵五到十分钟,我们一起来学习古圣先贤的智慧,今天我们学习道德经第二十四章.下面一起把原文读一下. [原文]吹者不立,自视不彰.自见者不明,自伐者 ...

  • 道经第22,炊者不立。自视者不章

    22.炊者不立. 自视者不章,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曰稌(tú)食赘行,物或恶之. 故有欲者弗居. 理解点: 这一章像是尹喜问老子,自我和自我意识对于进入道境的过程会有什么影响和 ...

  • 你知道为什么说“老子天下第一”吗?陈公南一席话让我彻夜难眠

    幼时的玩伴陈公南,经商灵虚道长介绍,在成都老君山做义工,陈公南质朴无华,平时少言寡语,但是好酒好道,遇到同道者,可以废寝忘食,只要你不打断,他会一直讲下去,有点类似"被褐怀玉"的感 ...

  • 神秀说“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相当于老子讲“为道日损”

    东方既白 著 由上一节的论述我们知道,如果执着于"万物有别"的分离妄念,我们的"心"就会惹尘埃,当我们动念,识心分辨的时候,就会执着一面,而失去另一面.这时的事 ...

  • 道德经原成 道经二四章 炊者不立

    此文章为非儒家思想的道德经专研文章,强调专业性,不具备娱乐性,观者慎入! 一.原文: 炊者,不立. 自视者不章,自见者不明,自伐者亡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 ...

  • 《道德经》问答24章

    本章有两大疑惑,一是世传本将本章排于二十四章,帛书本将本章排于二十一章之后,到底排在哪个章节为准,依据是什么?二是本章的第一个字通行本"企者不立"的"企",帛书 ...

  • 道德经读书笔记22.3|有欲者不甘于奉献

    6. 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 [物或恶之]     物,指"余食赘行"这样的事物.     或,有人,有的--泛指人或事物. 物或恶之,指"余食赘行"这样的事物 ...

  • 道德经读书笔记37|道经大结局—道恒无名

    <帛书老子>简体版第37章 道恒无名, 侯王若守之,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 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辱. 不辱以情,天地将自正.       这是<道经> ...

  • 道德经读书笔记36|柔弱胜强是怎么做到的?

    <帛书老子>简体版第36章 将欲拾之,必固张之: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将欲去之,必固与之: 将欲夺之,必固予之: 是胃微明. 柔弱胜强, 鱼不可脱于渊, 邦利器不可以视人.     这一 ...

  • 道德经读书笔记35|执大象天下往

     <帛书老子>简体版第35章 执大象,天下往: 往而不害,安平大. 乐与饵,过格止. 故道之出言也,曰: 谈呵,其无味也. 视之,不足见也, 听之,不足闻也, 用之,不可既也.     接 ...

  • 道德经读书笔记33|两种不同的人生路线图

     <帛书老子>简体版第33章 知人者,知也: 自知者,明也. 胜人者,有力也: 自胜者,强也. 知足者,富也: 强行者,有志也. 不失其所者,久也: 死不忘者,寿也.       这一章, ...

  • 道德经读书笔记32.2|人脑子和狗脑子的区别

    <帛甲老子>第三十二章简体版 道,恒无名,朴唯小, 而天下弗敢臣.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雨甘露. 民莫之令而自均焉.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 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

  • 道德经读书笔记32.1|为什么道大而朴小呢?

    <帛甲老子>第三十二章简体版 道,恒无名,朴唯小, 而天下弗敢臣.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雨甘露. 民莫之令而自均焉.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 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

  • 道德经读书笔记31|用戒尺打了,再安慰一下

    <帛书老子>第三十一章简体版    夫兵者,不祥之器也: 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故兵者非君子之器也. 兵者不祥之器也, 不得已而用之,铦袭为上: 勿美也,若 ...

  • 道德经读书笔记28.4|立心立功立言立德

    朴散则为器, 圣人用则为官长.     这一章最后两句话的思想有点震撼,我想了一周才想通顺.     第一句"朴散则为器"就让人深思,然后拍案叫绝.     先来解析这句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