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陈氏太极拳之歌》

长篇三言诗  陈氏太极拳之歌

           伦炳宣  著

第十四章  拳之派
九世祖,陈王廷。写拳谱,建首功。
创陈式,掀拳风。四海内,播名声。
争仿效,派纷呈。虽有变,不离宗。
十六世,德瑚公。在河北,搞经营。
开药铺,生意隆。闲习武,弟子丰。
有恶棍,劣满盈。纠群少,上门庭。
小徒弟,以礼迎。棍挑衅,两相争。
棍势大,徒弱青。一对众,显奇能。
数招后,众难撑。再发劲,内力迸。
如骤雨,似山洪。众凶霸,皆栽葱。
杨露禅,一后生。店铺内,打杂零。
对陈式,早闻名。今得见,敬意升。
决心定,拳技攻。求店主,受恩宠。
得荐信,兴冲冲。奔温县,拜师翁。
长兴老,验其诚。任求告,不应承。
禅无奈,回店中。巧打扮,乞丐充。
至陈府,晕地坪。气奄奄,目朦胧。
兴怜悯,将其容。将养后,做佣工。
德瑚宅,设拳黉。家南院,皆武丁。
兴亲教,育豪雄。齐操练,势恢弘。
禅每过,总要听。记精要,凭耳聪。
隔墙望,窥师行。各招式,记得清。
更深夜,不放松。试手段,悄然中。
时日久,露峥嵘。动作快,功法灵。
师发现,暗跟踪。观其武,有前程。
人惊叹,主生情。禅即拜,得正名。
拳自创,二百庚。非陈姓,不传承。
长兴起,出门庭。露禅氏,受启蒙。
勤奋勉,功垂成。十八载,返乡厅。
闯天下,会精英。收弟子,进皇宫。
传师道,敢发明。去刚劲,重柔轻。
历数代,获殊荣。创杨式,九州鸣。
十五世,多杰雄。同辈内,数清萍。
幼即武,心聪颖。拳与械,样样通。
待人善,情意浓。乡邻赞,武界拥。
文武备,德义弘。善用脑,敢攀登。
研小架,入深层。圈代略,式更精。
求者众,广推崇。赵堡镇,设武黉。
作师教,性和融。烦不厌,惰必惩。
若求问,必深评。疑难处,必亲躬。
严师道,徒心凝。拳与械,得双赢。
萍之校,成梧桐。引金凤,拜师公。
高徒广,名手增。派生派,根此宗。
有和氏,紧跟从。创和式,后人恭。
武禹襄,越千重。成武派,源亦同。
武传郝,郝式红。孙求教,孙式腾。
和式拳,青萍传。谁为始?和兆元。
和之幼,性聪顽。学武技,情志专。
年十九,艺拔尖。赵堡镇,名气喧。
心不傲,诸事谦。再深造,拜师贤。
十五世,清萍延。做生意,售粮棉。
办武校,教师兼。元既拜,平欣然。
师严教,徒精研。艺在手,敢对天。
有同姓,任京官。聘元往,做随员。
忠职守,勇当先。遇险事,冲在前。
有民女,遭危难。闹市口,歹徒缠。
围者众,无人拦。元一见,怒气添。
欲制止,歹徒蛮。齐动手,吐狂言。
元无奈,斗顽奸。贼手狠,心凶残。
玩拼命,招数繁。元不动,稳如山。
拳脚起,群贼翻。贼见势,皆逃窜。
女获救,啼连连。众感慨,传美谈。
帝赐号,赞英年。武信郎,誉京阛。
回故里,不偷闲。朝柳下,暮河边。
拳技练,拳理钻。众长采,敢纳鲜。
融医理,拳路间。创新谱,成新篇。
说武式,从头听。陈家族,世代兴。
农商武,兼经营。开药店,永年城。
租商屋,武家东。武有子,名云清。
家望族,享世封。上几代,皆武生。
两兄长,有官称。受家教,倍用功。
论才干,当为卿。偏笃武,情由衷。
常进店,欲求经。露禅在,两相逢。
恨识晚,成挚朋。常商榷,有同声。
终有限,难释蒙。为深造,寻师踪。
长兴老,从清萍。得真谛,小架精。
谐扬式,两相融。架式小,动作灵。
身法俏,步匀衡。套路简,势缓冲。
立新派,拳坛丰。初时淡,外未通。
传李郝,门徒增。又郝式,名气升。
论吴式,根底明。杨式岔,新枝葱。
露禅技,班侯承。杨式架,显玲珑。
普及易,利学拥。对社会,各阶层。
各民族,皆弟兄。凡有意,皆可攻。
满全佑,受真宠。传其子,子亦红。
从汉姓,誉满京。吴鉴泉,本灵聪。
爱武术,情独钟。办武校,改拳风。
荟新萃,自成型。创新派,一鸣惊。
重柔化,神静宁。做弓步,川字形。
斜中直,略前倾。号吴式,世人崇。
冀定县,有豪雄。孙氏姓,禄堂名。
习形意,半步崩。八卦掌,如刀锋。
少林技,可伏龙。活猴子,誉满盈。
慕太极,学意浓。几求告,未能成。
五旬过,仍不停。为真病,禄堂疼。
解囊助,榻前恭。大师愈,感其诚。
遂心愿,拳技赠。苦研练,勇攀登。
三合一,见纯青。集精粹,著书评。
至此始,孙式腾。为后世,树标兵。
有李氏,景炎名。粮行内,打零工。
昼工作,夜练功。清平教,不放松。
数年后,功垂成。江湖上,添新英。
铁胳膊,大号称。至年暮,步不封。
探新路,创新型。忽雷架,新派生。
长江水,波涛澎。前浪滚,后浪汹。
派生派,山外峰。天无尽,艺无穷。
此处表,仅六宗。六派外,无复重。
至今日,满天星。五洲内,尽雄鹰。
百花竞,映太空。常发展,永兴隆。

      【注 释】①李郝即李亦畲和郝和,李亦畲系武式太极拳创始人武河清(字禹襄)的外甥;郝和字为真,学拳于李亦畲,又传于次子郝文桂,兴于世,故武式又称郝式。

(0)

相关推荐

  • 武禹襄与陈清萍素昧平生,凭什么才一个多月就学到真艺?

    武禹襄出身广平望族,书香门第,自幼博览群书,文化底蕴深厚.他家兄弟三人,长兄武澄清,举人出身,在河南舞阳县当知县.二兄武汝清,进士出身,官至刑部四川司员外郎.兄弟三人接受家教,均自幼习武. 至于武家兄 ...

  • 致马原年(1998年4月3日)

    原年老兄: 您好!3月10日大札早于16日敬奉,迟复为歉. 文翰先生关于"传道"的意见,我认为很好. 当然,有不同意见提出来商榷并不错. 现在误导性的东西太多了. 有的已到了以假乱 ...

  • 1《陈氏太极拳之歌》

    总目录 序 言 丁国成 第 一 章 拳之源                  第 二 章拳之理 第 三 章拳之势 第 四 章拳之规 第 五 章拳之奇 第 六 章拳之节 第 七 章 拳之义 第 八 章拳 ...

  • 2《陈氏太极拳之歌》

    ​长篇三言诗 ▪ 陈氏太极拳之歌 第一章  拳之源 覃怀地,千古祥.面九曲,仰太行. 抒瑞气,生紫光.古温县,龙虎藏. 豪杰众,尽栋梁.惊于世,拳运昌. 青风岭,蟒河旁.今陈沟,昔常阳. 有陈姓,耀古 ...

  • 3《陈氏太极拳之歌》

    长篇三言诗 ▪ 陈氏太极拳之歌 伦炳宣  著 第二章  拳之理   王廷创,拳之理.后世学,代代继. 常提高,精不已.著作丰,展才笔. 至长兴,出新意.十要论,最精辟. 今深研,健身体.分述之,记心底 ...

  • 4《陈氏太极拳之歌》

    ​长篇三言诗 ▪ 陈氏太极拳之歌 伦炳宣  著 第三章  拳之势   拳之势,十三字.技法八,五步式. 拳之基,全在此.其精髓,勿小视. 潜心学,常演示.其要诀,灵活使. 学到家,功力至.拳技成,非难 ...

  • 5《陈氏太极拳之歌》

    ​长篇三言诗 ▪ 陈氏太极拳之歌 伦炳宣  著 第四章   拳之规   拳之德,重于山.始祖始,即成篇. 历数代,几增删.定规守,立训笺. 扶正气,校心田.门尊制,十二严①: 仪庄重,行为端.互为敬, ...

  • 6《陈氏太极拳之歌》

    ​长篇三言诗 ▪ 陈氏太极拳之歌 伦炳宣  著 第五章  拳之奇   拳之祖,陈王廷.落难际,赴登封. 遇蒋发,恨晚逢.互结拜,成双雄. 王廷返,创拳宗.蒋后往,作长工. 名仆主.实弟兄.常对练,研武 ...

  • 7《陈氏太极拳之歌》

    ​长篇三言诗 ▪ 陈氏太极拳之歌 伦炳宣  著 第六章     拳之节   十四世,有弟兄.弟有本,兄有恒. 兄友善,弟谦恭.常相敬,贯始终. 父公兆,兼师承.经炉火,更纯青. 弟善守,兄善攻.各侧重 ...

  • 8《陈氏太极拳之歌》

    ​长篇三言诗 ▪ 陈氏太极拳之歌 伦炳宣  著 第七章  拳之义 拳之义,须当先.尊义教,民心连. 义失缺,民必嫌.民若弃,拳无传. 祖之训,何以延?先之任,何以肩? 陈门事,义感天.古今史,皆有编. ...

  • 10《陈氏太极拳之歌》

    ​长篇三言诗 ▪ 陈氏太极拳之歌 伦炳宣  著 第九章     拳之威 十三世,有三杰.同宗祖,共一爷. 三名内,秉字皆.奇壬旺,心相谐. 拜继夏,攻武学.师严教,徒从协. 基础起,步步接.练动作,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