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陈氏太极拳之歌》

长篇三言诗  陈氏太极拳之歌

伦炳宣  著

第七章  拳之义

拳之义,须当先。尊义教,民心连。
义失缺,民必嫌。民若弃,拳无传。
祖之训,何以延?先之任,何以肩?
陈门事,义感天。古今史,皆有编。
十三世,多奇篇。陈公兆,列期间。
兆勤奋,理沃田。兴家业,苦中甜。
其心善,性柔绵。功德厚,广结缘。
灾荒季,将民怜。粥棚下,供饱餐。
遇危病,赠医钱。逢耆老,定相搀。
北风号,天进寒。念穷户,心难安。
倾其有,购絮棉。舍衣裤,送棉衫。
对自己,要求严。养生诀,有名言。
卅年内,不停拳。日日练,不偷闲。
粗茶饭,荤素兼。不过饱,不食偏。
独自乐,不悲观。节情欲,独自眠。
勤求教,态度谦。功夫到,艺拔尖。
心术正,行为端。慎处事,公心坚。
不平事,敢除冤。逢危险,必向前。
乾隆盛,尊长年。邀千叟,摆圣筵。
陈氏族,有高贤。两长老,赴京园。
归来日,迎者千。有民众,有随员。
巡抚吏,知府官。挂金匾,颂声宣。
敲锣鼓,放火鞭。正热闹,祸事掀。
牛惊吓,势狂癫。挺利角,喷鼻烟。
四蹄趵,眼瞪圆。呼呼叫,箭离弦。
冲知府,直劲蹿。众兵将,欲阻拦。
怎抵挡,牛劲憨!陈公兆,解危难。
近八旬,功依然。跨箭步,如风旋。
伸双手,似铁钳。抓牛角,斗凶蛮。
发功力,劲牛翻。人得救,赞声喧。
十六世,陈五常。性耿直,心善良。
自幼起,习拳忙。功成就,威四乡。
不惧势,不畏强。正义事,定伸张。
遇不义,也敢当。逢危险,出手帮。
邻村内,恶霸猖。家丁众,害街坊。
欺民女,污遗孀。人暗骂,无敢戗。
五常弟,怀柔肠。虽精武,不张狂。
遇此霸,屡被伤。兄不忍,义气扬。
誓除害,保邻邦。为其弟,报仇怏。
恰有戏,人拥扛。霸亦在,欲欺香。
常与弟,挤其旁。顺拦肘,击肋腔。
内功劲,玄机藏。三日后,霸即亡。
常之技,功力彰。掌拳社,日日昌。
有器械,不收仓。常存放,街当央。
供老幼,习练防。不吝教,尽细详。
众弟子,皆辉煌。多名手,出其窗。
有一日,砖窑房。聚拳友,拳艺商。
谁知晓,降祸殃。砖窑顶,现塌方。
常即起,头高昂。举双手,挺脊梁。
托顶部,忙开腔。呼众友,别急慌。
快快撤,勿彷徨。众得救,己却殇。
年四九,正飞黄。义士殒,永流芳。
十七世,陈铭标。继陈式,性气豪。
学长辈,拳法佼。拜杨虎,技能超。
每日练,数十遭。铺砖地,陷凹槽。
太极技,气功招。两相配,铸英彪。
农家事,有俗条。契税纳,公粮交。
闲暇日,尽逍遥。演社戏,乐陶陶。
每遇此,人如潮。互拥挤,乱糟糟。
铭标在,把心操。常有备,解民焦。
有一次,名角邀。四乡里,皆来瞧。
人涌动,掀浪涛。标在外,眼紧瞄。
若遇事,亮绝着。正巡视,听人吆。
别挤压,莫乱嚎。小孩倒,命快夭。
此话语,如令召。事紧迫,燃眉梢。
标运力,入人滔。其劲大,如山摇。
双臂晃,开路壕。标过处,障碍消。
出事点,急弯腰。抱孩子,纵身翱。
凭空跃,步云霄。人头顶,过天桥。
出人海,找医疗。急施救,自掏包。
孩命保,复稚娇。送家长,度良宵。
不图谢,品格高。标之誉,四乡飘。
十八世,陈鸿烈。为传拳,倾心血。
出陈门,跨省界,豫陕甘,留名帖。
故乡归,身未朅。集村民,习拳械。
精心传,耐心解。师徒间,意深切。
遇危难,气不瘪。济寒贫,不推卸。
侠义肠,暖冰铁。肝胆情,昭日月。
灾荒年,民遭孽。田无收,炊烟灭。
民难存,四逃却。留下者,受饥虐。
腹未填,拳怎挈?力不全,何兵钺?
人无援,自怠懈。烈之心,几欲裂。
难入眠,熬长夜。反复思,寻方略。
动灵机,谋祖业。有薄田,何以怯!
典当出,银钱借。购杂粮,熬粥液。
备野青,拌草芥。蒸黑馍,味不劣。
日数十,担筐箧。送爱徒,做补贴。
腹不饥,功力跃。名手出,史有列。
族祖鑫,族叔椿。劳一世,暮年贫。
烈知晓,疼在心。伸援手,施粮银。
家境窘,无怨音。为济困,苦自身。
日复日,不断薪。月三斗,按时遵。
鑫有著,论精深。十二载,尝艰辛。
欲付印,无资金。临终殁,托后人。
椿与烈,继前尊。联众友,四处奔。
募义款,终传今。此义举,共仰钦。
烈技传,教法鲜。试招术,用面团。
白面粉,将水掺。水要少,面要干。
或揉按,或搅翻。力气到,面自黏。
切成块,似钢砖。擀成饼,如铁盘。
作武器,练时参。众弟子,悉心钻。
空中抛,生彩圈。手上转,带风旋。
头上扣,顶压弯。当镖使,力无边。
面团内,有倪端。既品悟,功力添。
烈自勇,武艺先。凭孤胆,敢斗奸。
单车走,步履坚。无镖客,亦敢前。
某一日,离家园。赴外地,购粮盐。
至沙岗,突变天。阴风起,沙尘掀。
四旷野,无人烟。有强盗,立路间。
有举棒,有挥拳。有舞剑,有抡鞭。
瞪凶眼,恶语喧。要活命,留下钱。
烈怒斥,扬正言。摆好架,显威严。
贼恃众,近疯癫。蜂拥上,刀枪繁。
烈迎战,势排山。伸拳脚,招招连。
前后挡,左右扇。贼难抵,皆逃还。
(0)

相关推荐

  • 关于太极拳的起源问题

    自民国时期的唐豪考证,太极拳是河南温县陈家沟创拳以来,社会上对这种说法很多人都不认同,原因是唐豪所处的环境时代,正是战乱年代,且信息不通,人们对于许多东西也是秘而不宣,他所知道的也仅仅是表面的东西,还 ...

  • 陈炳先生演练陈氏太极拳二路,功力深厚!

    勿使前辈之遗珍失于我手,勿使国术之精神止于我身

  • 1《陈氏太极拳之歌》

    总目录 序 言 丁国成 第 一 章 拳之源                  第 二 章拳之理 第 三 章拳之势 第 四 章拳之规 第 五 章拳之奇 第 六 章拳之节 第 七 章 拳之义 第 八 章拳 ...

  • 2《陈氏太极拳之歌》

    ​长篇三言诗 ▪ 陈氏太极拳之歌 第一章  拳之源 覃怀地,千古祥.面九曲,仰太行. 抒瑞气,生紫光.古温县,龙虎藏. 豪杰众,尽栋梁.惊于世,拳运昌. 青风岭,蟒河旁.今陈沟,昔常阳. 有陈姓,耀古 ...

  • 3《陈氏太极拳之歌》

    长篇三言诗 ▪ 陈氏太极拳之歌 伦炳宣  著 第二章  拳之理   王廷创,拳之理.后世学,代代继. 常提高,精不已.著作丰,展才笔. 至长兴,出新意.十要论,最精辟. 今深研,健身体.分述之,记心底 ...

  • 4《陈氏太极拳之歌》

    ​长篇三言诗 ▪ 陈氏太极拳之歌 伦炳宣  著 第三章  拳之势   拳之势,十三字.技法八,五步式. 拳之基,全在此.其精髓,勿小视. 潜心学,常演示.其要诀,灵活使. 学到家,功力至.拳技成,非难 ...

  • 5《陈氏太极拳之歌》

    ​长篇三言诗 ▪ 陈氏太极拳之歌 伦炳宣  著 第四章   拳之规   拳之德,重于山.始祖始,即成篇. 历数代,几增删.定规守,立训笺. 扶正气,校心田.门尊制,十二严①: 仪庄重,行为端.互为敬, ...

  • 6《陈氏太极拳之歌》

    ​长篇三言诗 ▪ 陈氏太极拳之歌 伦炳宣  著 第五章  拳之奇   拳之祖,陈王廷.落难际,赴登封. 遇蒋发,恨晚逢.互结拜,成双雄. 王廷返,创拳宗.蒋后往,作长工. 名仆主.实弟兄.常对练,研武 ...

  • 7《陈氏太极拳之歌》

    ​长篇三言诗 ▪ 陈氏太极拳之歌 伦炳宣  著 第六章     拳之节   十四世,有弟兄.弟有本,兄有恒. 兄友善,弟谦恭.常相敬,贯始终. 父公兆,兼师承.经炉火,更纯青. 弟善守,兄善攻.各侧重 ...

  • 10《陈氏太极拳之歌》

    ​长篇三言诗 ▪ 陈氏太极拳之歌 伦炳宣  著 第九章     拳之威 十三世,有三杰.同宗祖,共一爷. 三名内,秉字皆.奇壬旺,心相谐. 拜继夏,攻武学.师严教,徒从协. 基础起,步步接.练动作,背 ...

  • 11《陈氏太极拳之歌》

    伦炳宣  著 第十章     拳之胆 十八世,陈照旭.父发科,武中巨. 旭聪颖,拳业续.父虽严,却无虑. 旭幼时,知几许.后疏学,换文趣. 爱丹青,好音律.画逼真,笔如玉. 拉二胡,演戏剧.四乡邻,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