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学诗,无以言】之一百四拾一:《墓门》,讯予不顾,颠倒思予。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相关推荐
-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不是说的爱情,已经争论两千多年了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两句诗大家肯定都不会陌生吧,被广泛用于婚礼现场,估计连司仪都快要说吐了. 但是且慢,这两句诗真的是说爱情的吗?其实,这个问题已经争论了两千多年了. 这两句 ...
-
《诗经》课堂:《陈风·墓门》/薛红诵读/闻天语解析(第1331期)
天语说: <左传>记载:"陈侯鲍卒,于是陈乱,文公子佗杀大子免而代之.公疾病而乱作,国人分散." <左传·桓公五年>"于是陈乱,文公子佗杀太子免而 ...
-
诗经-风-国风·陈风10篇(原文译文)
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无望兮. 坎其击鼓,宛丘之下.无冬无夏,值其鹭羽. 坎其击缶,宛丘之道.无冬无夏,值其鹭翿. [注释] 汤[dàng]:"荡"的假借字,游荡. 宛 ...
-
《诗经》中劳作诗研究(青年文学家)(张瑶)
2020-12-25 06:36:04 青年文学家 2020年33期 摘 要:文学起源于劳动,劳动创造了文学.<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既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又是一部丰富而深刻的 ...
-
陈风图
陈国,金文作敶.是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周朝诸侯国,国君姓妫,是虞舜后裔.约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478年.周武王将长女太姬嫁给了从商投降后担任周文王陶正一职的遏父之子妫满,备以三恪,奉祀虞舜.陈国始建 ...
-
诗经-风-国风·曹风4篇(原文译文)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於我归处.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於我归息.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於我归说. [注释] 蜉蝣[fú yóu]:昆虫名,幼虫生活在水中,成虫褐绿色,有四翅 ...
-
【不学诗,无以言】之一百四拾九:《匪风》,谁将西归?怀之好音。美好的东西只存在于回忆中!
<匪(bǐ)风>是<诗>的第149首.这是一首情诗,只不过不是男女感情诗,而是一首念周王朝的政治抒情诗,当然,同时也对桧国的不堪是一种无情的讽刺.作为桧国之人,不以本国的政治为 ...
-
【不学诗,无以言】之一百四拾八:《隰有苌楚》,夭之沃沃,乐子之无知。无知者无忧!
<隰(xí)有苌楚>是<诗>的第148首.这是一首讽刺恣意妄为的诗.诗中用那位因"无知"而"无忧"者,应该是桧国快要被郑国所灭时的一位统 ...
-
【不学诗,无以言】之一百四拾七:《素冠》,庶见素衣兮,我心伤悲兮。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
<素冠>是<诗>的第147首.这是一首贤者遭遇排斥迫害的诗.诗中的贤者,遭遇政治迫害,不能处庙堂之上为国效劳,而是穿着日常朴素衣冠困于荆棘丛(指牢狱)中,让观者伤心,令知者痛心 ...
-
【不学诗,无以言】之一百四拾六:《羔裘》,岂不尔思?我心忧伤。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羔裘>是<诗>的第146首.这是一首忧患诗.春秋时期一个小国--桧(kuài)国,其国君耽于奢华而忽视政治,把国家搞得越来越弱小.桧国大臣中的有识之士,面对国将不国,苦谏不从 ...
-
【不学诗,无以言】之一百四拾五:《泽陂》,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泽陂>是<诗>的第145首.这是一首社会讽刺诗.陈国在其国君陈灵公的带领和影响下,举国公民有一种淫糜之气:即唯漂亮女人为人生追求.面对这种亡国恶灭种的衰败迹象.诗人借此诗予以 ...
-
【不学诗,无以言】之一百四拾四:《株林》,匪适株林,从夏南!本来咱两个没关系,好人担了个赖名声。
<株林>是<诗>的第144首.这是一首讽刺君臣淫乱的诗.此诗揭露的是陈国第19代国君陈灵公的荒淫无道的生活.陈灵公君臣共同与夏姬淫乱的丑恶行径,让后人窥见了近三千年前诸侯国 ...
-
【不学诗,无以言】之一百四拾三:《月出》,舒窈纠兮,劳心悄兮。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月出>是<诗>的第143首.这是一首讽刺好色的诗.春秋时期,陈国是出美女的地方.而作为虞舜的后代,陈国没有传承三代之遗风,国君是一代不如一代,不喜欢政德,当然就沉湎于声色.美 ...
-
【不学诗,无以言】之一百四拾二:《防有鹊巢》,谁侜予美?心焉惕惕。岂知千丽句,不敌一谗言。
<防有鹊巢>是<诗>的第142首.这是一首忧谗诗.此诗采用第一人称的手法,以猜测.推想.幻觉等不平常的心理活动,描述心爱之人因遭离间而逐渐冷淡的惆怅心绪,并借这种世间无耐之情, ...
-
【不学诗,无以言】之一百四拾:《东门之杨》,昏以为期,明星煌煌。婚育这事儿,宜早不宜晚!
<东门之杨>是<诗>的第140首.这是一首刺时诗.周王朝建立政权,靠一个字:"武",而统治天下,则靠另一个字:"礼"."礼&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