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72章: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相关推荐
-
齐齐带你品读《道德经》(三):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在<道德经>第二篇中,我们分析了老聃的"无为"的思想.本期要讲的第三篇同样是在讲"无为".如果说,第二篇阐述了"无为"的原因,那 ...
-
徐慎檀:《道德经》释义第二十二章
大家好,下面是我们国学经典每天读的时间.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道德经>的第二十二章.下面我们一起把原文读一下.这个原文仍然是以马王堆帛书为准,虽然和现在通行本没有本质的差别.但是仍然以帛书本来 ...
-
大众国学 | 曲祯朋 :“俗”史:儒、道、法家“俗”思想考论
<说文>言:"俗,习也,习者,数飞也.""俗"是反复练习并以此形成稳定的文化传统,即习俗.<周礼>郑玄注言:"俗,谓土地所生习 ...
-
第七十二章 - 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原文] 民不畏威①,则大威至②.无狎③其所居,无厌④其所生.夫唯不厌⑤,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⑥,自爱不自贵⑦.故去彼取此⑧. [译文] 当人民不畏惧统治者的威压时,那么,可怕的祸乱就要到来了 ...
-
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道德经》闻风悦记No. 72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无狭其所居,无厌(yà)其所生. 夫唯不厌(yà),是以不厌(yàn).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以暴力.强力让民众害怕,民众当然是害 ...
-
72《道德经》第七十二章: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原文] 通行本 民不畏威,大威至矣.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帛书本 民之不畏:畏则大,畏将至矣. 毋狭其所居,毋厌其所生.夫唯弗厌, ...
-
道德经72章译文/原文:什么是“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七十二章 劝畏天威章 ...
-
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圣人贵有自知之明,却不爱自我表现:贵有自爱之心,却不爱自我显贵. 赏析 这是老子讲"自知.自爱"的一句话. 老子讲这句话,是有一个前提 ...
-
《道德经》第72章: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原文]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xiá)其所居①,无厌其所生②.夫唯不厌③,是以不厌④.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⑤,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注释] ①狎:同"狭". ②厌:&qu ...
-
老子《道德经》解读:第三章:圣人之治
第三章:圣人之治 [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 ...
-
安伦教授校订《道德经》第72章
若觉人生迷茫,请读<道德经> 世人都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但其实, 读懂四分之一的<道德经>智慧,就足以让你过好这一生.所以,它也是无数名人.大咖的 " ...
-
道德经63章译文/原文:何为报怨以德?为何圣人犹难之?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六十三章 无畏布施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