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72章: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相关推荐
-
高恒解《老子》之四十九
高恒解<老子>之四十九 49.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 ...
-
道德经详注第七十二章
原文: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 王弼注:清静无为谓之居,谦后不盈谓之生.离其清静,行其躁欲,弃其谦后,任其威权,则物扰而民僻,威不能复制民.民不能堪其威,则上下大溃矣,天诛将至.故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十七章
太上章,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侮之,信不足,有不信. 太上之治,只是古人的政治理想.按唐玄宗的理解,这时的政治,臣下只知有君,并尊之如天,但君主并不施教有为,臣下对君主也没有任何的吹捧和 ...
-
高恒解《老子》之十七
高恒解<老子>之十七 17.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译文: 最好的统 ...
-
高恒解《老子》之七十三
73.勇於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译文: 勇猛无畏的人能杀死敌人也容易 ...
-
道德经妙解 | 56 知道「不知道」是为真知道(下) 民不畏威 则大威至 苛政猛于虎
第五十六集知道「不知道」是为真知道(下) 民不畏威 则大威至 苛政猛于虎 上期:道德经妙解 | 55 自古圣贤多寂寞 知道「不知道」是为真知道(上)
-
《道德经》72章: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原文: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第一部分: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就如十七章所讲的太上,不知有之,当主政者按照道来施政,来 ...
-
道德经妙解丨56 民不畏威 则大威至
56 民不畏威 则大威至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 ...
-
道德经六十七章——天下皆谓我"道"大
这一章老子继续讲道,讲三宝. 先贴下原文: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 ...
-
如何理解《道德经》“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三段经文:是以圣人自知 ...
-
大成者大智,90岁李嘉诚终挥手作别:夫唯不争,故无尤
作者:李又寻欢 晓娟 陈涤 来源:灵兽 ID:lingshouke 这是灵兽第441篇原创文章 (一) 一个时代落幕,一个时代开启. 2018 年 3 月 16 日,在长和系 4 家公司举行的业绩发布 ...
-
道德经72章译文/原文:什么是“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七十二章 劝畏天威章 ...
-
《道德经》第72章:民不畏威,则大威至矣。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道德经>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则大威至矣.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转载--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矣] "民 ...
-
《道德经》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 夫唯无厌,是以不厌.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故去彼取此. 译文 当人民不畏惧统治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