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气酱”点滴学《伤寒》| 第二篇·太阳病1、2、3条

(0)

相关推荐

  • ​桂枝汤

    ​桂枝汤 桂枝 (去皮) 三两  芍药 三两  甘草 (炙) 二两  生姜 (切) 三两  大枣 (擘) 十二枚 [拆算现代剂量] 桂枝 (去皮) 45g  芍药 45g  甘草 (炙) 30g  生 ...

  • 经方治疗:发热之一

    5月23日 [经方治疗:发热]之一:伤寒论发热各有其一定特点.但由于疾病的发生发展,既有其普遍规律,又有其特殊情况:既有外在邪势的强弱,又有内在正气的盛衰:同时又有失治.误治等变证和其他伴发证. 因此 ...

  • 《伤寒论》学习笔记八之表郁轻证。

    最近没顾上更新,今天写一下. 我看了一下上一篇是写到了伤寒兼证.今天继续表郁轻证. 1.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 ...

  • “承气酱”点滴学《伤寒》| 太阳病第40、41条

    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41.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今天我 ...

  • “承气酱”点滴学《伤寒》| 太阳病第68~70条

    68.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这一条论述强发虚人之汗,致表阳里阴俱虚的证治.   "发汗病不解",言外之意是,有表证用汗法但病不解除.既有表证,必有恶寒 ...

  • “承气酱”点滴学《伤寒》| 太阳病第65~67条

    医家名方,一起聊中医! 65.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这一条论述汗后心阳不足,镇摄无权,肾阳亦虚,欲作奔豚的证治.   "脐下悸"是肚脐下跳动不耐 ...

  • “承气酱”点滴学《伤寒》| 五苓散的证治

    71.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这一条论述太阳病过汗伤津的证治,与汗后表不解,膀胱蓄水的证治.   ...

  • 视频 | 看图学伤寒——第二条:出汗的感冒

    为您推送优质的经方医学知识

  • 【学伤寒】条文第1~381条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 ◎条文1-11:太阳病提纲.证型.传变.愈期,及寒热辨证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 ...

  • 《伤寒悬解》太阳病桂枝汤——禁忌三条

    太阳十六.(桂枝禁忌三条) 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汤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1 酒客病,因喝酒而得病者,不可用桂枝汤.或一切酒后禁用桂枝汤,得汤则呕. 论:西医的头孢类药物,也有禁酒,头孢配酒,说 ...

  • 深入浅出讲伤寒第12篇:现代科学语言解读“承气汤”

    后三期发文预告:栀子鼓汤.泻心汤.陷胸汤. 发文规则:周一.周三.周五发"深入浅出讲伤寒"系列文章. 本系列文章用通俗易懂的现代科学语言解读中医方剂背后的机理及适用范围,帮助读者建 ...

  • 看图学脉诊,方脉篇,承气汤类方脉

    在临床中,我使用承气汤类方的最主要依据是出现沉滑脉.临床实践证明,在出现沉滑脉的情况下使用承气汤类方加减,无论是何种病证,效果都十分可靠.当然,这并不等于承气汤类方的使用要局限于沉滑脉. 我们来看看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