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慎檀:《道德经》释义第十四章

大家好,又到了国学经典每天读的时间。我们来一起学习道德经的第十四章。下面我们一起把原文读一下。这个版本仍然有一些和通用版不一致的地方。所以我把原文已经发在上面,请大家按这个原文诵读: 视之而不见,名之曰微;听之而不闻,名之曰希;捪(mín)之而不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致计,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谬,其下不忽。寻寻呵,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忽望。随尔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视为道纪。

到用眼睛看不见,可以说是微。用耳朵听不到,可以说是希。用手摸而感觉不到它的凹凸不平,可以说是夷。这三者都不能完全来测量、比较、计算清楚,所以我们只能把这三个混成一体。所以“道”是浑然一体的,我们称为“一”。

“一”的这个对象,在上古的时候它就没有错,不是错谬的,后世也不会被忽视,绵绵不绝啊,不能用文字来描述清楚。又返回到虚无,空无空虚。无形的状态,这就叫做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物象的形象,这个可以称之为忽望。跟着它也看不到它的尾端,迎着它也看不到它的头部。但是,我们执着现今的大道法则,用来驾驭现实,我们也知道“道”的亘古就开始,这可以称为道的法则。 在这一章里头,最初的三句,视之而不见,名之为微,看也看不见它,所以称它为微。听之而不闻,名之为希,听也听不到,所以称它为希。捪知而不得,明知为夷,摸它没有凹凸的感觉,称之为夷。这三个和通行本的顺序,有一点调整,但是基本意思一样。三者不可致计,故混而唯一。因为我们这三个都是不可以来精确计算的,所以我们把它混为一。

这个“一”,对上来讲它也不错,对下来讲它也不可以被忽略。 寻寻的寻,是一个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因此寻寻就是长长,没有间段,很长很绵延的意思。寻寻啊,不可名,不可以命名。咱们在第一章里就讲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所以它不是能够用现在的语言来描述的。因此它又回归于无物。它是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物象的物家。到这儿为止,版本的差别都不大。关键要讲下后面: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跟随它看不见他的后端,迎着它也看不见它的首。

根据马王堆汉墓里出土的这个帛书,我们在这里头,知道它的原文是“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这个话就很重要了!这个话的意思,就是说,我们要把握现在,是根据现今的情况,掌握现今的大道的原则来驾驭现在。而不是通行本的“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因为道法的思想,是特别的强调,叫做“不法古,不循今”。古代和现代是不一样的,我们不可以简单地照搬古代的东西。古圣人是不法古、不循今的。法古则后于时,循今则塞于世。这是说,如果你要是拘泥于模仿古代的制度,那么你就会落后于现在的时代。你如果因循于现今的情况,那么你则会使这个形势的发展变得受到阻碍。

所以,道的思想,是该怎样就怎样,而不是说因为古人怎样了,我们现在也要完全照着古人去作。就如同江河之水入海,往南折就往南折,往北折就往北折,最终是归海。但并没有说,我前面一直在往东流,我后面就扔然要往东流,不是的。而是顺势而行,往南折就折,往北折就折,往东走就走,没关系;有的地方还往西回流,都没有关系。这就是真正的把握住现今的大道的法则,然后以驾驭现实。 因为你执古,那么,我如果执古,什么是古?前面已经说了,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道”是无始无终的。所以,如果说古,还有更古,所以没有办法是回到真正的古的。有说此刻,而此刻对望未来,它又是古。所以我们此刻的所有一切,对于未来来讲,这就是古时候的做法。

所以“道”,我们从这个意义上理解了以后,就会知道,只抓住现在的大道法则,驾驭现在。我们也就知道,道的亘古的开始。因为人的心性,道的法则,即使千古以来,从没有变过。也是当我们知道这个道理的时候,我们知道此刻即是古的开始,我们也就明白了道的法则。 这章其实特别要小心的,就是这个被改动的地方。因为儒家思想是特别强调要执古的,所以这个通行本,被怀疑是儒家修改过的。在唐太宗写的《帝范少中也曾经讲到过,说“应务适时,以道制务”,就是:适应事物,要适合时代。要用道来治理事务。所以他说的这个话,是“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的解释。因此《道德经》,我们根据帛书版,把它改成“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

今天的《道德经》我们就分享到这里。我们一起把原文再念一遍:视之而不见,名之曰微;听之而不闻,名之曰希;捪之而不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致计,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谬,其下不忽。寻寻呵,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忽望。随尔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视为道纪。 

好,今天的国学经典每天读就到这里。大家明天见。

温馨提示:由于我和徐老师第一次合作发布这种音频作品,难免在剪辑、调音上出现不尽如人意之地,盼见谅。微信公号“丹阳论道”自即日起开放投稿,文章言之成理者皆有薄酬,另:文章赞赏全部归原作者所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