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讲义-第四十九章 圣人之心-道德真源
相关推荐
-
《道德经》通读 第三十九章 原文
<道德经>通读 第三十九章 原文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我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怵怵,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耳目,圣人皆孩之. ...
-
【读懂圣贤】----《道德经》第四十九章
老子传世名著:<道德经> (又称<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ān).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 ...
-
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四十九章之心得分享
第四十九章 德善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矣.圣人之在天下,怵怵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大家好!今天与大 ...
-
一起看看老子心目中的“圣人”什么样?
东方既白 著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熟悉<道德经>的人都说老子讲究"无为而治",殊不知老子在<道德经>中更崇尚"圣人之治",因 ...
-
道德经讲义-第十九章 见素抱朴-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十九章 见素抱朴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 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天下人物之众,贤愚贵贱不等,总不外理气贯通而已.其所以 ...
-
道德经讲义-第二十五章 道法自然-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二十五章 道法自然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名之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 ...
-
道德经讲义-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 曲则全,枉则直,窪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 ...
-
道德经讲义-第七十九章 天道无亲-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七十九章 天道无亲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修身之道,惟善为宝.为善之道,自治为先.盖道在内而不在外,修在己而 ...
-
道德经讲义-第四十六章 知足常足-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四十六章 知足常足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知足常足. 天下有道,君民皆安,征伐无用,故放马归林,开田辟地,以期粪 ...
-
道德经讲义-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道德真源
此章总结通部,示人<道德>一经皆真实无妄之言,不得以文词不美将此经置之高阁而不论不议也.须知道本无名,强名曰道,道本无言,有言皆障,然为教化众生,不得不权立虚名以为后学津梁.既有言矣,则言 ...
-
道德经讲义-第七十三章 天网恢恢-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七十三章 天网恢恢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诗 ...
-
道德经讲义-第六十七章 我有三宝-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六十七章 我有三宝 天下皆谓我大,似不肖.夫惟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 ...
-
道德经讲义-第五十一章 尊道贵德-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五十一章 尊道贵德 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蓄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