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苏轼《留侯论》赏析

(0)

相关推荐

  • 古文学习∣匹夫之莽与侠之大勇:留侯论

    每天一篇古文 最近妈妈愈发觉得,良好的古文功底,能帮助我们更好的掌控汉语这么语言,古文拥有简洁而力透纸背的魅力,这是我们母语的根基,更是我们的传家宝. 这个寒假,我们先从苏轼的<留侯论>开 ...

  • 古文观止181:苏轼•留侯论

    留侯:即张良,字子房,秦末汉初杰出谋臣,西汉开国功臣,政治家,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其祖先五代相韩,秦灭韩后,他图谋恢复韩国,结交刺客,前218年(秦始皇29年)在古博浪 ...

  • 苏轼的文章在宋朝成就最高,今天分享苏轼所作的文章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 ...

  • 今天,分享个好东西(忍人所不能忍)

    原创 布衣书生走天下 复利人生 3天前 还想听你的故事谢春花;王碧浪 - 算云烟 今天是周六,分享一篇老文.在此之前,先说两件事: 1.近半年来,紫金矿业是本号提及频率最高的股票之一.这几天我在准备紫 ...

  • 张良:想为世间留下一点理性。

    "运筹帷幄账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 这是汉高祖刘邦在论功行赏时对张良的评价.然而张良却推辞不受,原因是"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quo ...

  • 经典文言文《留侯论·苏轼》原文、译文及赏析

    留侯论 [宋]苏轼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 ...

  • 读《留侯论》有感,苏轼如何总结张良成功秘诀?_凤凰网

    读<留侯论>有感,苏轼如何总结张良成功秘诀? 2021年05月23日 06:35:25 来源:历史文化小观园 208人参与6评论 公元1061年,二十五岁的苏轼在科举考试时一口气写下气吞山 ...

  • 留侯论原文、翻译及赏析

    留侯论苏轼[宋代]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夫子房受 ...

  • 读《留侯论》有感,苏轼如何总结张良成功秘诀?引发怎样人生启迪

    撰文/赵静居这篇<留侯论>是他史论文的代表作品,长期得到了高度评价.明代杨慎在<三苏文范>卷七中说:"东坡文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至其浑浩流转,曲折变化之妙,则无复可 ...

  • 苏轼靠这篇《留侯论》成就科举之路,堪称最佳科考范文,到底好在哪里?

    撰文/赵静居 公元1061年,二十五岁的苏轼在科举考试时一口气写下气吞山河的<进论>而里面的一篇叫<留侯论>的文章引起了考官的高度赞许,由此开启了学而优则仕的青云之路.这篇&l ...

  • 想起了苏轼的《留侯论》

    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是著名文学家,他写过一篇<留侯论>,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这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政论文,曾被收入<古文观止>. 文章根据司马 ...

  • 《留侯论》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留侯论 朝代:宋代|作者:苏轼|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 ...

  • 《留侯论》原文翻译及赏析

    <留侯论>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根据<史记·留侯世家>所记张良圯下受书及辅佐刘邦统一天下的事例,论证了"忍小忿而就大谋"."养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