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大风再次帮助朱棣胜了夹河之战
相关推荐
-
靖难之役中为何朱棣会赢?除了他自身和舆论外,还有3点很重要
建文元年(1399)六月,燕王宣布起兵,援引"祖训",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发动了以"靖难"为名争夺皇位的战争.四年,朱棣攻陷南京,建文帝朱 ...
-
“靖难之役”是如何打的?为什么弱小的朱棣最终会“逆鳞”成功?
历史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 "靖难之役"是发生在明建文元年(1399年)到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与他的侄子建文帝朱允炆之间的一场战争. 战争历时四年之久,最后以朱棣 ...
-
朱棣篡位之路,始于“靖难之役”
前言 在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养育了几十年的皇太子朱标在很早就去世了,于是朱元璋就将朱标的儿子选做皇位的继承人.这一决定让很多亲王都感到很不自在,包括秦王,晋王和燕王,但他们也没什么办法阻止. 过了不久 ...
-
朱棣的靖难之战,究竟是稳操胜券?还是九死一生?
朱元璋的分封塞王制度,本身是很高明的政治军事布局,历史上的朱棣靖难之战,居然能够成功,其实更多可以说是成功率极低的意外. 其实,塞王的真正直属的自身护卫其实并不比总兵强,塞王权力显得大是在皇帝命令下塞 ...
-
历史故事——南宋再次溃败的丁家洲之战
1271年,忽必烈称帝,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正式建国号大元.咸淳九年(1273年)正月,樊城被元军攻破,同年二月,襄阳守将吕文焕在粮尽援绝的情况下献城投降.消 ...
-
历史故事——盛庸与朱棣的东昌之战
擅长打仗朱棣碰到了人生的克星铁铉,不过好在朱棣脑子还算灵活,并没有一条道走到黑,在济南城外转悠了整整三个月后,惶惶不可终日的朱棣带着无比的怨恨和无奈,下令撤军回北京,济南战役以朝廷军的胜利而告终.铁铉 ...
-
历史故事——元朝再次沦入权臣当道
我们昨天说到,至元元年(1335年)六月,一场事变突然降临大都.这一天,伯颜奉元惠宗之命,诛除唐其势,其弟塔剌海.其叔答里等人,将燕帖木儿家族斩尽杀绝.这是元末一个著名的公案.<元史>是这 ...
-
历史故事——因小失大的名将冯胜
话说明朝有一员大将,叫冯胜,初名国胜,又名宗异,今天的安徽定远人.自小就特别的努力,可能也是因为当时是处于一个乱世之中的,不练就一身好本事的,在当时一定会受欺负,所以他一直就是和自己的兄长冯国用一起学 ...
-
历史故事——李景隆蓄势再次进攻朱棣
昨天我们说到朱棣从大宁带回的朵颜三卫与李景隆的五十万大军在郑村坝相遇了,于是一场相互厮杀的大战拉开了.朱棣以8万人马对抗建文帝50万大军,双方力量悬殊过大.正当朱棣焦躁之时,马三宝(郑和)请令率百余骑 ...
-
历史故事——朱棣第五次北伐病逝归途
永乐八年(1410年)二月初,朱棣亲率五十余万大军征讨鞑靼.五十万大军深入草原腹地,引起鞑靼君臣的惶恐.明朝内阁大臣金幼孜曾写过一首朱棣北征的诗<过禽胡山>,足见当时明朝军队的士气:六师严 ...
-
历史故事——朱棣接连亲征北伐
上一回说到,朱棣御驾亲征北伐鞑靼阿鲁台.1410年(永乐八年)明军在飞云山大战中击破五万蒙古铁骑,于是鞑靼向明朝称臣纳贡.从朱棣首次北伐作战可以看出,明军在每一次作战之前,都首先弄清楚蒙古军队的位置. ...
-
历史故事——朱棣三个儿子的权力游戏(下)
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高炽生于凤阳府,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在他儿童时代,他接受武术和儒家学术的正规教育.由于他的儒雅与仁爱深得皇祖父朱元璋的喜爱:不过由于朱高炽喜静厌动,体态肥胖, ...
-
历史故事——朱棣三个儿子的权力游戏(上)
昨天我们说到,朱高炽之所以能成为太子,与朱棣喜欢孙子朱瞻基有着很大的关系. 前一阶段,电视剧<大明风华>热播,不少观众都感叹,老朱一家人实在太有趣了. 朱家三兄弟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各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