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注道德经述成·德经·治人事天章第五十九

(0)

相关推荐

  • 《道德经》五十九章精解及译文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此章借用吝啬鬼和穑夫二个 ...

  • 苏辙注道德经述成·德经·出生入死章第五十

    德经·出生入死章第五十 出生入死, 苏辙:性无生死,出则为生,入则为死. 原成:出生,入死. 原成:凡物有运动能力为"生",凡物丧失运动能力为"死". 生之徒十 ...

  • 苏辙注道德经述成·德经·天下有始章第五十二

    德经·天下有始章第五十二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苏辙: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方无名,则物之所资始也,及其有名,则物之所资生也.故谓之始,又谓之母.其子则万物也. 原成:天下有始,以为天下 ...

  • 苏辙注道德经述成·德经·含德之厚章第五十五

    德经·含德之厚章第五十五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苏辙:老子之言道德,每以婴儿况之者,皆言其体而已,未及其用也.今夫婴儿泊然无欲,其体之者至矣,然而物来而不知应,故未可以言用也. 原成:饮德之厚者,比于 ...

  • 苏辙注道德经述成·德经·其政闷闷章第五十八

    德经·其政闷闷章第五十八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邪.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民之迷,其日固久. 苏辙:天地之大,世俗之见有所眩而不知也.盖福倚于祸 ...

  • 苏辙注道德经述成·德经·反者道之动章第四十

    德经·反者道之动章第四十 反者道之动, 苏辙:复性则静矣,然其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则动之所自起也. 原成:反也者,道之动也. 原成:反,翻也."道"是"无&quo ...

  • 苏辙注道德经述成·德经·天下有道章第四十六

    德经·天下有道章第四十六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苏辙:天下各安其分,则不争而自治,故却走马而粪田. 原成: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原成:思想上接受"道"的约束,行为上不干预万物, ...

  • 苏辙注道德经述成·德经·为学日益章第四十八

    德经·为学日益章第四十八 为学日益, 苏辙:不知道而务学,闻见日多,而无以一之,未免为学者也.孔子曰: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原成:为学者日益. 原成:学,教也.兑命曰:学学半. ...

  • 苏辙注道德经述成·德经·以正治国章第五十七

    德经·以正治国章第五十七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苏辙:古之圣人柔远能迩,无意于用兵,唯不得已,然后有征伐之事.故以治国为正,以用兵为奇.虽然,此亦未足以取天下.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 ...

  • 苏辙注道德经述成·德经·上士闻道章第四十一

    德经·上士闻道章第四十一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苏辙:道非形,不可见.非声,不可闻.不先知万物之妄,廓然无蔽,卓然有见,未免于不信也.故下士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