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糯山药

一、历代本草论述

  1、《本经》:主伤中,补虚,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

  2、《别录》:主头面游风,风头(一作’头风’)眼眩,下气,止腰痛,治虚劳羸瘦,充五脏,除烦热,强钥。

  3、《药性论》:补五劳七伤,去冷风,止腰痛,镇心神,补心气不足,患人体虚羸,加而用之。

  4、《纲目》: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

二、临床应用

  1、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苦渴,栝蒌瞿麦丸主之。栝蒌瞿麦丸方:栝蒌根二两,茯苓、山药各三两,附子一枚,瞿麦一两。上五味,末之,炼蜜丸梧子大,饮服三丸,日三服。不知,增至七八丸。以小便利,腹中温为知(《伤寒杂病论》)。

  2、薯蓣丸: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薯蓣三十分  当归  桂枝  曲  干地黄  豆黄卷各十分  甘草二十八分  人参七分  芎藭  芍药白术  麦门冬  杏仁各六分  柴胡  桔梗  茯苓各五分  阿胶七分  干姜三分  白敛二分  防风六分  大枣百枚为膏 上二十一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弹子大,空腹酒服一丸,一百丸为剂(《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山药粥

  3、腹泻:淮山药15克、炒山楂15克,红糖适量,加水煎服。每日1剂,分3~4次服;或淮山药30克与鸡内金1个炒香研末,每次5克,入糯米中煮粥食。每天1剂,连服数剂(《食物疗法》)。

点评:值得一试,尤其是老人小孩。

  4、妊娠水肿:淮山药30克,大枣20枚,肉桂0.5克,薏米30克,同煮粥食。每天1剂,连服4~5剂(《食物疗法》)。

  5、治脾胃虚弱,不思进饮食:山芋、白术各一两,人参三分。上三味,捣罗为细末,煮白面糊为丸,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食前温米饮下(《圣济总录》山芋丸)。

点评:简单实用的健脾方,值得推广。

  山药花

6、治湿热虚泄:山药、苍术等分,饭丸,米饮服(《濒湖经验方》)。

点评:山药止泄痢,苍术燥湿。

  7、治噤口痢:干山药一半炒黄色,半生用,研为细末,米饮调下(《百一选方》)。

  8、治心腹虚膨,手足厥冷,或饮过苦涩凉剂,晨朝未食先呕,或闻食即吐,不思饮食,此乃脾胃虚弱:山药一味,锉如小豆大,一半炒热,一半生用,为末,米饮调下(《普济方))。

  9、补下焦虚冷,小便频敷,瘦损无力:薯蓣于沙盆内研细,入铫中,以酒一大匙,熬令香,旋添酒一盏,搅令匀,空心饮之,每旦一服(《圣惠方》)。

山药种植

  10、治诸风眩运,益精髓,壮脾胃:薯蓣粉,同曲米酿酒;或同山茱萸、五味子、人参诸药浸酒煮饮(《纲目》山药酒)。

  11、治小便多,滑数不禁:白茯苓(去黑皮),干山药(去皮,白矾水内湛过,慢火焙干用之)。上二味,各等分,为细末,稀米饮调服(《儒门事亲》)。

  12、治痰气喘急:山药捣烂半碗,入甘蔗汁半碗,和匀,顿热饮之(《简便单方》)。

  13、治乳癖结块及诸痛日久,坚硬不溃:鲜山药和芎藭、白糖霜共捣烂涂患处。涂上后奇痒不可忍,忍之良久渐止(《本经逢原》)。

山药收获

  14、参苓白术散:莲子肉一斤,薏苡仁一斤,缩砂仁一斤,桔梗一斤, 白扁豆一斤半,白茯苓二斤,人参二斤,甘草炒二斤,白术二斤,山药二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大枣汤调下。小儿量岁数加减服之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5、小儿遗尿:山药、桑螵蛸各等量,共研细末,开水冲服,1日2次,每次服3~6克(《食物疗法》)。

  16、小儿夜啼:淮山药、茯苓各15克,煎汤,加白糖适量,调服。连服半月(《食物疗法》)。

  17、治冻疮:山药少许,于新瓦上磨为泥,涂疮口上(《儒门事亲》)。

【医师简介】

邓文斌,男,广义经方创始人,国家执业中西结合医师、执业中药师,1976年出生。擅长运用广义经方治疗顽固疼痛疾病,如颈肩腰腿痛、各种风湿、类风湿;妇女月经不调、月经量过多、过少、月经淋漓不尽、痛经、黄褐斑、皮肤病、失眠、脱发、怕冷、手脚冰凉、静脉曲张、下肢水肿等疾病。

【坐诊地址】

绵阳市涪城区西山东路88-32号邓文斌诊所

绵阳市松垭镇文华街7祥力康药房(绵阳市十九中学旁)

【转载需注明出处,违权必究】

在这个寒冷的时节里

因为有你的关注

而变得温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