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新刊 | 李零:纪念齐思和先生

(0)

相关推荐

  • 新刊五百家注音辩唐柳先生文集,唐 柳宗元撰

    新刊五百家注音辩唐柳先生文集,唐 柳宗元撰

  • 宋老先生,终生忙于就诊,查阅典藉,翻阅名...

    宋老先生,终生忙于就诊,查阅典藉,翻阅名老中医著作,下班后一杯茶一本书,从不外出散步,很少和儿女们聊天,把精力全部用在中医事业上.他是衡阳师范毕业生,善古文教学,文笔犀利,但却很少见他动笔,自嘲自己& ...

  • 感受一下北京大学历史学考研面试现场师生对话记!

    作者是在职考研生一枚,本科14年毕业于双非省重点师范院校,主修的就是历史.14年也考了一次研究生,最终以初试第一.复试第一的成绩被山东大学录取.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成行,后考取了老家的县城中学历史老师 ...

  • 办医院,开学校,学术统帅管理

    点 标 题 下 蓝 字 关 注 中 医 馆 产 业 新 媒 体 第 292 期 ▼ " 一个就是医高群雄,你的医术一定要好,你在你的医馆里头一定是一个学科带头人,这样大家才能够有方向. 第二 ...

  • 追溯历史,为你讲述洪式太极拳的前世今生(一)

    还太极之本色 传洪式之精髓 正阴阳之理法 分混沌之清浊 (本文转自:洪式太极网  原文有讲课音频  可点击本文左下角"阅读原文") (根据李驻军老师讲课音频整理) 大家晚上好,欢迎 ...

  • 刘林海:刘家和先生学术研究的实践、特点及品格

    摘要 刘家和先生是著名的史学家,他通古今,贯中西,思想穿透力强.他的学术研究生涯经历了从希腊史到印度史再到中国史的转变,在各领域都取得了重要成就,解决了传统经学研究的难题,开辟了古史研究的新路.他融中 ...

  • 闭关文集之教子一艺

    养胃五点"少点慢点淡点软点暖点" 053  状元先生 俗话有状元子弟,无状元先生! 人考状元都不愿再当教书先生,三家村穷先生皆出了名.但陈弘谋不一样,为官居太守,在朝极人臣,仍归乡 ...

  • “英国史”与“和平学”的跨界平衡——刘成教授访谈录(上)

    来源:<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21年第4期 作者:白爽 原文责任编辑:豆艳荣 刘成,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学教席主持人,英国与英联邦国家研究所所长.兼任 ...

  • 一代名师的学术报国路

    2015年,刘家和先生在家中写作.图片选自<丽泽忆往--刘家和口述史> <古代中国与世界> 刘家和 著 编著按: <丽泽忆往--刘家和口述史>一书是著名历史学家.北 ...

  • 《读书》新刊 | 李旻:高地龙山社会及遗产

    编者按 傅斯年认为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格局形成时间相对晚近,而在三代及其以前的地理形势只有东西之分,并无南北之限--夷与商属于东系,夏与周属于西系,两系因对峙而生争斗,因争斗而起混合,因混合而文化进展.在 ...

  • 《读书》新刊 | 李长声:明治年间的汉译

    编者按 明治维新的日本,以西方为师,开启了国家现代化之路.但汉文化的影响,并非朝夕之间就可全然抛弃,尤其文学上的汉诗,在西学东渐的翻译之路上,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用汉诗翻译西方文学,如广濑武夫.夏目漱 ...

  • 《读书》新刊 | 李晋:利奥塔之死

    利奥塔之死 多柯河起始于果洛和色达,在穿过壤塘和阿坝后汇入大渡河的干流.一九三九年,民国政府在"二战"爆发后批准法国探险家利奥塔和吉尔伯特(也译成桂博)进入巴颜喀拉山东段,寻找多柯 ...

  • 《读书》首发 | 李零:说晋楚争霸(上)

    编者按 李零最近先后为湖南省博物馆.山西省博物院两个大展,写出介绍文章.前者名为<东方既白--写给春秋战国文物大联展>,已于今年3月在有关媒体全文发表.这次,<读书>刊发与山西 ...

  • 《读书》首发 | 李零:西高泉秦墓发掘记

    编者按: 李零先生早年在社科院考古所学习.工作了七年,他参与时间最长的实地发掘就是本文所写的陕西宝鸡西高泉秦墓.他回忆在考古所的经历,特别是在西高泉村发掘的具体经过,已是四十年前的往事了.从对周.秦. ...

  • 思源丨李零:岳镇海渎考——中国古代的山川祭祀

    岳镇海渎考 中国古代的山川祭祀 文 /  李零 中国有个老传统,祭岳镇海渎,从秦汉到明清,历朝历代都祭.这种祭祀,属于皇家祭祀,皇帝没了,自然也就中断了.现在,庙毁得差不多了,但山川还在.在这篇文章中 ...

  • 《读书》新刊 | 李长声:亚瑟·韦利的翻译

    编者按 亚瑟·韦利是英国著名翻译家,尤善将中国.日本的文学名著,译成英文.他的译笔被誉为"如五彩油画"一般,文笔优美且不失准确,更能保留相当的东方韵味,他的译作往往被认为是&quo ...

  • 札记第二太行八陉 李零《大地文章》

    太行八陉xínɡ "中国北方有三条线:35°线是王都线,从宝鸡,到岐山,到咸阳,到西安,到洛阳,到偃yǎn师,到郑州,到开封,一线排开,全是古都:38°线是华夏御北的第一道防线,石家庄.太原 ...

  • 李升华七律诗 思秦

    思秦 既在骊山修寝陵,岂能没世竟无称. 两千年里恭如主,三十帝中褒似冰. 万古嬴门延后裔,一篇秦赋颂先登. 彼时既认车同轨,此日谁思上蔡鹰? [注释]读唐李商隐<赠别前蔚州契苾使君>诗,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