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三十六真谛:“致虚极,守静笃”

(0)

相关推荐

  • 常无欲,可观其妙

    "故 常 无 , 欲 以 观 其 妙 ﹔ 常 有 , 欲 以 观 其 徼 .此 两 者 , 同 出 而 异 名 , 同 谓 之 玄 .玄 之 又 玄 , 众 妙 之 门 " 老子画 ...

  • 在生命的流中体验(释放)

    以前的释放是基于对自己的不接纳,我不想要所以释放. 当发现了对自己的抗拒.否定.攻击,就进入一种新的状态,就是对自己更多生命状态的接纳允许.在这个状态里以前不敢看到.不敢接触的面向开始浮现.开始被看见 ...

  • 《道德经》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

    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译文与解析 &qu ...

  • 致虚极守静笃(第十六章)

    <道德经>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dǔ).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 ...

  • 道德经第十六章——致虚极

    道德经第十六章,老子继续讲道,只是在讲道之前,引述其他内容,表达道的价值. 先贴下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 ...

  • 道德经讲义-第十六章 致虚守静观复-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十六章 致虚守静观复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 ...

  • 致虚极 , 守静笃 . 万物并作 , 吾以观其复

    16年的文字,粘来,如题. "这两日怎不见你写东西了?" "写东西是需要灵感的,不知道吗?咱这几日没有愁肠块垒,没有非要一说的语言.清闲."说完,白他爸两眼. ...

  • 一日一印|杨剑《致虚极 守静笃》

    往 期 回 顾 一日一印|杨剑<鸿朗高畅> 一日一印|杨剑<激浊扬清> 一日一印|杨剑<兴酣落笔摇五岳> 一日一印|杨剑<共君一醉一陶然> 一日一印|杨 ...

  • 佳明讲中医-中医扶阳养生(第十三讲)致虚极,守静笃

    大家晚上好,我们今天继续和大家讲中医扶阳的一些话题,上次课我们讲了站桩还有一些内容,我不知道我们群里400多个人,有多少人能够坚持? 去做了没有?我天天讲站桩,这是需要每个人去坚持练,我说再多都没有用 ...

  • 道经之十六、致虚,恒也;守冲,笃也

    帛书校订本: 致虚,恒也:守冲,笃也.万物旁作,吾以观其复也.天物芸芸,各复归于其根,曰静.静是胃复命.复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妄: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 ...

  • 第一百三十六个故事——致清明的第三十六封信

    清明: 两三年的东西就这样轻易的删除了,仿佛剔除了一长段记忆,心头一片空白,惋惜之余,再无其他感概.大概写作确真是遗忘的一种方式吧.经常觉得自己写作,并没有什么长进,偶尔也会才思枯竭,为此不得不多看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