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权友:大松大柔练太极拳
相关推荐
-
马权友:太极拳的发劲的秘诀
太极拳的发劲方式 作者马权友 现在,我说说太极拳的发劲秘诀.之所以说是秘诀,是因为大多练太极拳的人并不懂得太极拳发劲采取何种方式.太极拳是内家拳,就是用功要有内在,发内劲,而不靠肌肉发力,而外家拳是靠 ...
-
太极拳的练气与生神
太极拳的练气与生神 文/马权友 练太极拳练什么?练气,让气血充足,畅通经络.练得中气足.气包身后,行拳走架彰显神气.这样练太极拳才有意思,才能真正养生,才会有实用防身的本钱. 首先说说练沉气 练 ...
-
绿氧谷太极微言[20]
绿氧谷 绿氧谷,共享健康,只做公益. 2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绿氧谷道法自然微信群聊拳记录5 谷主:摘引一段台湾太极拳家钟文渊先生的话: 太极的能量每个人都天生俱有的,根本不用外寻,每个人天生都会太极 ...
-
#太极拳#为什么行拳必须近身?近身行拳是...
#太极拳#为什么行拳必须近身? 近身行拳是太极拳推手和散手的一个重要原则. 推手是一种徒手搏斗艺术,徒手搏斗如犬牙交错,如果行拳不近身,就无从发挥自己的攻守作用.拳谚说:"拳不近身是空招.& ...
-
马权友:“空肩”是练太极拳放松的法宝
"空肩"是练太极拳放松的法宝 作者马权友 我公益教太极拳时,发现有的学员身体不能放松,有耸肩.夹肩现象.越是认真练拳的,越是想练好的,越是抬肘耸肩,不能把上肢放松.而随意练拳的,却 ...
-
为什么不敢大松大柔?
推荐阅读 经典原创文章:鹅梨帐中香的前世今生 太极正道:'大松大柔.极松极柔' 太极拳祖师王宗岳说:'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太极拳大师武禹襄说:'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这就是太极拳大松大柔.极松 ...
-
马权友:练太极拳要明确练什么
作者马权友 我们练太极拳要有目标,懂得苦练应该把功夫下在哪,不要瞎练,浪费时间,对初学者尤为重要,能少走湾路,尽快进行太极状态.对于练拳多年的人来说也有必要,能下决心,去粗取精,走向通往太极真功的殿堂 ...
-
欣赏杨澄甫拳照之二;什么才是真正的大松大柔?
练太极拳要求松柔,这是练太极拳者耳熟能详,都知道的,但究竟怎样才是"松"?具体的练法,众说纷纭,以致许多人练了一辈子,还没明白究竟什么是真正的"松". ...
-
把太极拳练到最高境界的秘诀——虚静空灵(太极名师马权友传授)
太极拳练到最高境界时,会出现虚静空灵的感觉,精神集中,静得头发竖起,眼神显灵眼.身体松软得气沉腹下,感觉身体没有重量.但是,肢体仍然棚劲不丢,气贯周身.在太极拳动作转换时,气柱下沉到地,裆走下弧,梢节 ...
-
【干货】李雅轩先生“大松大软”太极修练秘诀
(一) 在初练功时,架子是宜下的大点,如功夫久了,就不宜太大太伸展,如架子太伸展了,要紧凑含虚收藏才行. (二) 在练功时,不要一定要架子多么大,多么低下,主要仍还是练出手上的拳意来,有了灵感为第一, ...
-
练太极做好这几点,大松大软不求自来
很多太极拳爱好者练拳数年,却毫无太极拳的味道,动作多以四肢的僵硬曲伸而毫无腰脊的盘带:一搭手非丢即顶,胡抓乱拔,毫无沾粘连随.松沉绵软之意.问其平日练功之法,全然不得而知,真使人痛惜.当听我讲解太极拳 ...
-
太极正道“大松大柔、极松极柔”为什么你却不敢大松大柔?
网络文章,纷繁复杂,良莠不齐.既有读之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真知灼见,亦有牵强附会.东拼西凑的垃圾文章,更有一些如玄幻小说般云山雾罩.故弄玄虚的.我辈习武之人,唯有努力提高自身水平,擦亮一双慧眼,才能 ...
-
练杨式太极做好这几点,大松大软不求自来
太极那些事关注2020-12-15 12:09很多太极拳爱好者练拳数年,却毫无太极拳的味道,动作多以四肢的僵硬曲伸而毫无腰脊的盘带:一搭手非丢即顶,胡抓乱拔,毫无沾粘连随.松沉绵软之意.问其平日练功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