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四百年:平定齐万年西晋隐忧已现,江统进徙戎论石沉大海
相关推荐
-
魏晋简史:杜弢起义,连投降都投降不了的起义
魏晋简史:杜弢起义,连投降都投降不了的起义 关键词:秦雍六郡流民起义.东晋建立 前因 秦雍六郡流民起义:301年,略阳巴氐人李特.李雄领导秦州.雍州六郡流民在益州(治今四川省成都)起义,益州战乱不止, ...
-
激荡四百年:从周处之死、王戎装疯看西晋灭亡的必然性
不出所料,周处抵达前线后,司马肜和夏侯骏只给了他五千兵马,让他立即发动进攻,而齐万年却有七万人. 久经战阵的周处不愿做无谓的牺牲,对他们道:"敌我兵力悬殊,如果没有后援,必定失败,我死不足惜 ...
-
激荡四百年:益州反,天下叛,司马伦称帝只为过把瘾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18篇 从永康元年(公元300年)四月扳倒贾南风后,司马伦一直在做一件事,那就是清除异己,不听话的全都杀掉. 很快,司马伦的白色恐怖吓到了一个人,益州刺 ...
-
湄潭县史一
湄潭置县已四百余年了.四百年来风云变幻.人事沧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想写一段湄潭四百年的历史,却不知从何处下笔,谈湄潭离不开湄江,还是先从湄江说起. 湄江为湄潭境内第一大河,全长134公里,由北向南 ...
-
激荡四百年:慕容氏和拓跋氏还在蛰伏,西晋已经手忙脚乱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12篇 西晋的朝堂闹剧暂时告一段落,我们来看一看北方游牧民族在干什么. 为了和五胡乱华这个大概念相统一,我将它们统称为胡族.而此时的胡族之中,最为强大的 ...
-
激荡四百年:司马颖以退为进收买人心,李特凭借流民称霸益州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20篇 经过重新洗牌,西晋朝堂形成了齐王司马冏.成都王司马颖和河间王司马颙三王并立的局面,国事一决于三人. 那到底谁才是老大呢?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三人的身 ...
-
激荡四百年:平定叛乱王统进徙戎论,贾南风图谋废黜司马遹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14篇 尽管西晋朝廷已到了病入膏肓之际,但还是有那么几个愿意干事.能干事的人,比如司空张华和中书令陈准. 在他们的强烈要求下,西晋朝廷终于派出了左积弩将 ...
-
江统《徙戎论》:西晋王朝错过的最后一次解决胡族之患的良机
西晋初期,西北鲜卑.匈奴.氐.羌等胡族叛乱频生,等到元康年间的氐人齐万年叛乱被平定之后,江统深忧当时四方胡族乱华的危机,作<徙戎论>陈述胡族之患,以及利用迁移的方式解决胡族对西晋王朝威胁的 ...
-
激荡四百年:两国和好刘彧不思进取,打压宗室刘宋隐忧已现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397篇 自东晋以来,中书侍郎.中书舍人都由士族担任,到刘义隆时开始录用寒门,刘骏兼用士族和庶族,寒门出身的巢尚之.戴法兴都掌握大权.到了刘彧时,任用的 ...
-
激荡四百年:北方六镇荒废隐忧已现,柔然求和遭拒逐渐复兴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496篇 北魏迁都洛阳后,将统治重心转移到中原,北方逐渐荒废,经常闹饥荒,百姓生活困顿,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 天监二年(公元503年)十二月,元恪加 ...
-
激荡四百年:益州一团乱麻艰难平定,彭城失守刘宋颜面尽失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392篇 萧惠开担任益州刺史时,性情残暴,随意诛杀,蜀地百姓怨声载道.等到听说他派出东下的费欣寿全军覆没,北上的程法度又无法前进,晋原郡首先反叛,其他各 ...
-
激荡四百年:力推孝道元恂疯狂打脸,穆泰作乱元澄轻松平定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451篇 孝是儒家的重要内涵,作为儒家文化的拥趸,元宏自然推崇孝道. 建武三年(公元496年)二月初九,元宏下诏曰:"群臣中如果不是武将,要严 ...
-
激荡四百年:关键时刻刘彧敢于用人,吴喜挺身而出平定三吴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385篇 当前线将领在延陵和叛军对峙之时,殿中御史吴喜挺身而出,主动请求刘彧调给他精锐部队三百人,到东战场去效命.刘彧死马当作活马医,当即以吴喜为建武将 ...
-
激荡四百年:北魏大举南征进展不利,李崇平定武兴西部安稳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454篇 通过或强硬或妥协的手段稳固后方后,之前确立的南征计划也提上了议事日程,元宏开启了人生最后一次大举用兵. 建武四年(公元497年)六月初七,北魏 ...
-
激荡四百年:北魏讨伐柔然大获全胜,刘宋平定蛮族成绩斐然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343篇 拓跋焘虽是北魏的一代雄主,但军事上的成功无法掩盖他在政治上的失误,尤其是对于民族问题,过于粗暴的政策激起了更多反抗. 元嘉二十四年(公元4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