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史学遗产
相关推荐
-
二十四史是一部帝王将相史?梁启超倡导的新史学“新”在哪?
二十四史是一部帝王将相史?梁启超倡导的新史学“新”在哪?
-
《明史》的可信度如何,清朝有没有故意抹黑明朝?
《明史》的可信度如何,清朝有没有故意抹黑明朝?
-
《易中天中华史》和司马迁的《二十四史》,哪个更值得读?
谁规定古人就不可超越?没有超越还疼何发展? 中国所谓的"传统文化"最大的问题就是把历史神化,只要是我们历史上出现过的东西就不容许质疑,就是天下第一,而正是这样的陋习使得过去许多荒唐 ...
-
曹意强|中国美术通史的观念
编者按:2016年10月31日<光明日报>曾刊登曹意强教授的文章<发掘中国画论活性基因>,旨在倡导如何在国际艺术史的参照系中去发掘中国艺术和画论的独特价值.具体内容可参见文末链 ...
-
史学的发展: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出现而产生
引言 中国古代历史是非常漫长的,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人们对历史的回顾和总结,主要靠历朝历代的史学家.不论是历史传说,还是重大的历史实践,在史学家的笔下都有一定的记录. 史学家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这 ...
-
真正的学者,要有超越世俗的纯真与虔诚
章开沅 (历史学家.教育家) 我要不断地讲话,不断地解说,不断地研究,不断地培养学生.我现在没有把我的工作限制在书斋之内,而是把我的活动领域推广到整个社会.就是说史学家不仅要研究历史,还要创造历史,还 ...
-
李孝迁:探源与传衍:近代中国史家的兰克论述
摘要 德国史家兰克在近代中国史学界知名度颇高,但中国史家的兰克论述,绝大部分只是从外国流行的西洋史教科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之类著作中转述而来,甚至是经过多重转引,引述者未必清晰了解兰克的思想脉络,人云 ...
-
读书笔记:藏传佛教是如何“改变”蒙古历史的?
伴随着16世纪下半叶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的"梅开二度",进入17世纪,蒙古文坛诞生了以<蒙古源流>等为代表的大批历史著作.那么问题来了,今天的专家学者们,又是如何看待这些 ...
-
孔融的政治遗产:刘备集团谈客小考
有时,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糜竺.简雍.孙乾.刘琰,并为刘备麾下谈客. 糜竺"雍容典雅",简雍"简傲跌宕",孙乾与刘琰,则"有风流.善谈论", ...
-
明明有权利继承遗产,继承人却要放弃继承,背后原因值得深思|林教头普法谈继承编司法解释020
林教头本篇提示 "林教头普法"平台将持续邀请专业律师写系列普法文章,本系列推出的关于<民法典.继承编解释>的系列普法文章,让老百姓通俗易懂新出台的<民法典.继承编 ...
-
养子女在什么情况下,既可以继承养父母的遗产又可以继承生父母的遗产?|林教头普法谈继承编司法解释006...
林教头本篇提示 "林教头普法"平台将持续邀请专业律师写系列普法文章,本系列推出的关于<民法典.继承编解释>的系列普法文章,让老百姓通俗易懂新出台的<民法典.继承编 ...
-
卡洛·金茨堡谈微观史学
卡洛·金茨堡(章静 绘) 出生于1939年的意大利历史学家卡洛·金茨堡(Carlo Ginzburg),不到四十岁就凭借<夜间的战斗:16.17世纪的巫术和农业崇拜>和<奶酪与蛆虫: ...
-
遗嘱未处分的遗产一定要均等分配吗|林教头普法谈继承编司法解释004
林教头本篇提示 "林教头普法"平台将持续邀请专业律师写系列普法文章,本系列推出的关于<民法典.继承编解释>的系列普法文章,让老百姓通俗易懂新出台的<民法典.继承编 ...
-
以书画证史:一个史学研究的新角度—浅谈古书画及其鉴定成果在历史研究中所起的辨正作用
一 前言 中国古代书画艺术是世界人类艺术宝库中,最为绚丽夺目的明珠之一.它有着数千年悠久而光辉灿烂的发展史,现今贮藏在世界各大博物馆等公私收藏机构的古书画作品难以计数.从战国时代的<龙凤人物图& ...
-
听九十岁史学大师纵论欧亚大陆与三大文明 | 《王赓武谈世界史》
' 人类历史曾是大陆史,一切有文字可考的历史都发生在欧亚大陆,但是近现代以来的全球化扩张则是海洋性的.西方的胜利就是海洋霸权的胜利. -- 王赓武 ' 欧亚大陆的边缘, 产生了三大文明:地中海.印度. ...
-
史学常谈1:史料≠史实
弁言 在每周六与学生的聊天过程中,发现他们在认识上缺乏一些常识.这既与有些学生跨专业有关,也与课程设置的缺失有关,更与阅读偏颇有关.于是,觉得有必要讲一讲历史学中的一些常识,主要是一些认识上的常识. ...
-
史学常谈2:史实≠真实
史学常谈2:史实≠真实 潘晟 史实.真实,及其相互关系,是历史哲学中常见的论题.我不是从事历史哲学工作的,也缺乏相应的训练,但是作为一个历史学工作者,必然要遇到这样的问题,或必然会需要这样的追索.下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