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嚼慢咽学诗词】词的对仗
相关推荐
-
宋词第4讲
宋词第4讲 词的对偶 第四讲 词的对偶·倚声填词·<浣溪沙> 今天的内容从词的对偶开始交流. 一.词的对偶 词的对偶与律诗不一样.词调绝大多数都是长短句,只有相邻两句字数相等才能对偶:词调 ...
-
【细嚼慢咽学诗词】(九)对仗之路
从文学史的角度看,楹联系从古代诗文辞赋中的对偶句逐渐演化.发展而来.这个发展过程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对偶阶段,时间跨度为先秦.两汉至南北朝.在我国古诗文中,很早就出现了一些比较整齐的对偶句 ...
-
细嚼慢咽学诗词(三)对仗
诗词中的对偶就是对仗,平仄就是对仗的.但在诗句中,两句不管几个字,相对就是对仗.对联来说,上句叫出句,下句就是对句.对仗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 有两条原则要牢记:一是出句和对句的 ...
-
【细嚼慢咽学诗词】对仗的种类(2)
对仗除按工整的宽严程度分为工对.宽对之外,还有按其他标准来分类的.下面分别介绍按不同标准分类的常见的十一种类型: 甲.按上下两句的关系来分,有以下类型: (一)正对. 出句.对句的意思是同一方向并立的 ...
-
【细嚼慢咽学诗词】词的格律更高级、更复杂、变化更多
近体诗的句子只有五言.七言两种,词的句子从一个字到十一个字.近体诗的格式,五绝.五律.七绝.七律各有四种(排律是律诗格式的延长,故不另计),合起来不过十六种,词则有上千种.但不论变化多大,词的绝大部分 ...
-
押韵:诗歌以此区别于其它文体/细嚼慢咽学诗词(二)
押韵 押韵,又叫压韵.是在韵文创作中,在句末最后一个字,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这样会使韵文读或朗诵时产生音乐感.抑扬顿挫,吭亢有力. 什么叫韵脚?就是每句诗最后一个字,使用了相同韵母的地方.比如,五 ...
-
不讲平仄就不叫格律诗词:细嚼慢咽学诗词(一)
第 一 节 平仄 所谓格律,就是写诗词的规律和规矩.格律诗词讲平仄,是格律诗词的特点之一.不讲平仄就不叫格律诗词了.古风不讲平仄,骚体诗不讲平仄,汉乐府也不讲平仄,现代新诗也不讲平仄.但是,由于格律诗 ...
-
细嚼慢咽学诗词(十二)律句与粘对
[律句] 汉语虽有四声,但在近体诗中,并不需要象词.曲那样分辨四声,只要粗分成平仄两声即可.要造成声调上的抑扬顿挫,就要交替使用平声和仄声,才不单调.汉语基本上是以两个音节为一个节奏单位的,重音落在后 ...
-
细嚼慢咽学诗词(十一)汉语四声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四声"有些不同.自从推广汉语拼音化,和以北京语音为全国通用语言以后,同一汉字的平仄发生了变化.如按<佩文韵府>音韵标准的四声是平.上.去.入.平声 ...
-
【细嚼慢咽学诗词】(十)怎样区别平仄
现代汉语没有入声,把入声字分别转变成了一.二.三.四各个声调去了.大致说来,汉语的第一.二声,相当于平声,第三.四声,相当于仄声.但是,第一.二声当中,仍杂有不少的入声字,作诗的时候,仍旧要归到仄声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