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拳盖拳‍、撞拳‍ 在攻击与运用时的变化

(0)

相关推荐

  • 碎步闪躲_截拳道

    碎步闪躲就是运用碎步移动技巧闪躲对方的拳脚 攻击的方法.运用碎步进行闪躲能够使自己在避开对 手攻击的同时,保持自身的良好平衡,为自己创造更 好地随时攻击对方的机会.因为碎步除利于身体平衡 外,还可以使 ...

  • 南拳第二套三四五式马步双冲拳和挑掌沉桥和马步双推指

    南拳第二套3.马步双冲拳 ①右腿屈膝支撑体重,左脚由前经右脚内侧弧形向左开步: 双腿屈膝半蹲: 目视左( 脚 图1 3 5 ) . ②身体重心移至左腿:右脚由右侧经左脚内侧向前再向右侧弧形开步, 双腿 ...

  • 第一七七章痛苦的决择——明知道对方佯攻马还必须解救结果丢车

    第一七七章痛苦的决择--明知道对方佯攻马还必须解救结果丢车 明知道对方是佯攻,攻己方马,解救不解救?如果预料到后面可能有更大损失,或许丢一车,那么还这样走吗?有时候决择是困难的,先知能够遇见未来然而不 ...

  • 南拳双冲拳‍‍、鞭拳‍ 在攻击与运用时的变化

    南拳是流行于我国南方一带的拳术的总称,亦称南派拳术,它的流行地域主要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湖北.浙江.江苏.四川等省 .南拳的特点是上肢动作较多,动作刚劲有力,节奏明显,步稳热烈,以气催力,发力 ...

  • 南拳第二套十八至二十式骑龙步撞拳和虚步切掌和马步撑掌

    南拳第二套18.骑龙步撞拳 右脚向前上步,屈膝半蹲,左腿屈膝下跪成骑龙步:同时右拳向上.向后经下向前上弧形抄撞至体前,拳心朝里,拳面朝上,与胸部同高:左拳变掌由后经下摆至体前,附于右前臂: 目视右( ...

  • 南拳之字门拳

    南拳之一种.因各有特点又分江西地方与四川地方两类. (1)江西地方字门拳.属以柔为主,身心兼练的内功拳.据传至今已有近300年历史,主要流行于江西上饶.抚州.九江和宜春等地.共有15个套路,其中前8个 ...

  • 南拳之巫家拳

    湖南地方拳种之一,属南拳类.为福建汀州人巫必达(1751-1812)所创,后世即以此拳鼻祖之姓氏命其拳名.巫必达青年时广游各地,先习少林拳,后学武当拳术,吸纳两家之精华,创造出"避实就虚,避 ...

  • 南拳之余门拳

    以武学打开世界 四川地方拳种之一,属南拳类.清乾隆四十年(1755)四川东乡县(现宣汉县)人余有福首传.相传魏明帝十一年(公元237),华佗弟子吴普.樊问结伴去云南研考医学,路经四川东乡县,因予一农户 ...

  • 南拳之孔门拳

    以武学打开世界 湖北地方拳种之一,属南拳类.据拳谱记载:为明末清初人严伏所创,原称"空门".严伏传子严龙.严虎,再传孔佐停,孔氏又传明应仙等,后称"孔门".流行 ...

  • 南拳之硬门拳

    以武学打开世界 江西地方拳种之一,属南拳类.在江西有多种支派,著名的有"马家"与"猴家".它们的特点分别是:"马家"架子大,动作舒展:&qu ...

  • 南拳之达尊拳

    以武学打开世界 福建地方拳种,流传于福建省闽南.漳州一带.据传,自唐代以来,开元寺就有习武健身的寺规.该拳是该寺僧众习武之术,故称达尊拳.开元寺毁于清同治三年之战乱中,幸存之僧众迁于漳州南门龙眼营通元 ...

  • 南拳之白眉拳

    南拳拳种之一,为广东惠东县梁化墟人林合所创.林合(字瑞初,1831-1908),少时酷爱武艺,10岁习武,17岁后随海丰和尚黄连矫习拳10年.清同治元年(1862)在梁化设馆授徒:后于广州华林寺巧遇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