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子》卷13神明诗解法天择地圣人正己

(0)

相关推荐

  • 礼记·中庸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 ...

  • 经典直解:老子五千言(73—81)

    第七十三章 是以不病 知不知,尚矣.不知不知,病矣. 直解:能够知道自己的无知,这是很高尚的.不知道自己的无知,就是一种缺点. 是以圣人之不病,以其病病也,是以不病. 直解:因此,圣人之所以没有缺点, ...

  • 易传直解:系辞 下传

    易传系辞 下传 第一章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 八卦排成行列,卦象就蕴含在其中.将八卦重叠,六个爻就在其中.阴阳相合推排,变化就在 ...

  • 中庸原文译文

    第一章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上天赋予人的这一点真灵,就是人的自性本性.人依循天理良心(本性)的所思所做所为就叫做道.接受圣人的教化,改毛病去脾气,能调整自己的太过或不及,而回到自性中 ...

  • 《韩非子》卷6有度诗解2择人量功依法则治

    <韩非子>卷6有度诗解2择人量功依法则治 题文诗: 群臣废法,而行私重,轻公法矣.群臣数至, 能人之门,不至主廷;群臣百虑,私家之便, 不一图国.属数虽多,非所尊君;百官虽具, 非以任国; ...

  • 《鬼谷子》陶弘景注卷2反应诗解2返听得情正己正人

    题文诗: 象比有变,必有反辞,以还听之.欲闻其声, 我返静默,欲张反敛,欲高反下,欲取反与. 欲开情者,象而比之,以牧其辞,同声相呼, 实理同归.或因此彼,或以事上,或以牧下, 此听真伪,知同异情,得 ...

  • 《淮南子》卷13氾论训诗解22以禨祥明重仁袭恩

    <淮南子>卷13氾论训诗解22以禨祥明重仁袭恩 题文诗: 相戏以刃,太祖軵肘,以刃相戏,必为过失, 过失相伤,其患必大,无涉血之,仇争忿斗, 以小事自,内于刑戮,愚不知忌,故因太祖, 以累 ...

  • 《淮南子》卷13氾论训诗解21圣籍鬼神立禁推类

    <淮南子>卷13氾论训诗解21圣籍鬼神立禁推类 题文诗: 俯入城门,醉者为进,七尺之闺;超江淮为, 寻常之沟;酒浊其神.怯者夜见,立表为鬼; 见石为虎;惧掩其气.况遇天地,之怪物乎? 雌雄 ...

  • 《淮南子》卷13氾论训诗解20真情适度俭约恒虚

    题文诗: 事或欲之,适足失之;或欲避之,适足就之. 楚有乘船,遇大风者,波浪至而,自投于水. 非不贪生,而畏死也,惑于恐死,而反忘生. 人之嗜欲,亦犹此也.齐盗金者,当市繁时, 至掇而走,勒问其故,何 ...

  • 《淮南子》卷13氾论训诗解19为善简易法禁躁欲

    <淮南子>卷13氾论训诗解19为善简易法禁躁欲 题文诗: 穆公出游,右服失马,岐山野人,得之屠食, 穆公告曰:食骏马肉,人必饮酒,遍饮而去. 处一年与,晋惠公者,为韩之战,围穆公车, 梁由 ...

  • 《淮南子》卷13氾论训诗解18至赏不费至刑不滥

    <淮南子>卷13氾论训诗解18至赏不费至刑不滥 题文诗: 古善赏者,费少劝众;古善罚者,刑省奸禁; 古善予者,用约为德;古善取者,入多无怨. 赵襄子也,被围晋阳,罢围而赏,有功五人, 高赫 ...

  • 《淮南子》卷13氾论训诗解17见微知明观小知大

    题文诗: 物之相类,君所乱惑;嫌疑肖象,众所眩耀. 狠者刚愎,类知非知,愚者类仁,而非仁也, 戆者类勇,而非勇也.使人相去,若玉与石, 美之与恶,论人易矣.夫乱人者,芎藁本, 蛇床麋芜,此皆相似.剑 ...

  • 《淮南子》卷13氾论训诗解16任以人力自修以德

    题文诗: 是故君子,不责备人,方正非割,廉直非切, 博通非訾,能文能武,而不以责.求于一人, 任以人力,自修以德.责人以力,事易偿也; 自修道德,其难为也,难为行高,易偿求澹. 夫夏之璜,不能无考,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