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 目录

(0)

相关推荐

  • 周史五十(周厉王六年【公元前858年】)

    周厉王六年[公元前858年] 约本年,仲山甫生. 唯正月初吉,乙亥,王在康宫大室.王命君夫曰:"儥求乃友.君夫敢敏扬王休,用作文父丁鬺彝.子子孙孙,其永用之.[君夫簋] 唯三月初吉,甲寅,君 ...

  • 周史四十八(周夷王十二年【公元前867年】)

    周夷王十二年[公元前867年] 康叔卒,子康伯代立.康伯卒,子考伯立.考伯卒,子嗣伯立.嗣伯卒,子榅伯立.榅伯卒,子靖伯立.靖伯卒,子贞伯立.贞伯卒,子顷侯立.[史记.卫康叔世家] 卫伯须用吉金,作宝 ...

  • 战国纪(秋)四

    周显王三十四.秦惠文王三年.鲁景公九年[公元前335年] 义渠败秦师于洛.[后汉书.西羌传] 秦惠王冠.[史记.秦本纪].[史记.六国年表] 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三十而娶.女子十五而许嫁,二十而 ...

  • 战国纪(夏)十三

    周显王十三年.秦孝公六年.鲁共公二十一年[公元前356年] 鲁共公.宋桓公.卫成侯.郑厘侯(韩昭侯)朝魏.[古本竹书纪年].[今本竹书纪年].[史记.魏世家索隐] 梁王魏婴觞诸侯于范台.酒酣,请鲁君举 ...

  • 战国纪(夏)十一

    周显王六年.秦献公二十二年.鲁共公十四年[公元前363年] 秦攻魏少梁,赵救之.[史记.赵世家] 秦与魏.赵战少梁.[史记.魏世家].[史记.六国年表] 秦使庶长国伐魏少梁,魏师败绩,虏其将公孙痤.[ ...

  • 春秋纪(秋)三

    周顷王五年.鲁文公十三年[公元前614年] 春,正月,晋灵公使詹嘉处瑕,以守桃林之塞. 一世文侯志宏.二世哗公.三世显公.四世英公.五世礼公.六世国芳公.七世宇公.八世绶公.九世嘉公.[詹氏族谱] 晋 ...

  • 战国纪(夏)八

    周烈王元年.秦献公十年.鲁共公二年[公元前375年] 日蚀.[史记.六国年表] 赵敬侯不修德行,而好纵欲,適身体之所安,耳目之所乐,冬日罼弋,夏浮淫,为长夜,数日不废御觞,不能饮者以筩灌其口,进退不肃 ...

  • 春秋纪(冬)四十六

    周敬王三十九年.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 春,西狩获麟.[公羊传].[穀梁传] 鲁哀公西狩获麟,叔孙氏之车子鉏商获麟,以为不祥,以赐虞人.仲尼观之,曰:"麟也."然后取之.曰 ...

  • 曲沃併晉

    ▲晉世系 ▲曲沃與翼 1. 晉昭侯封曲沃桓叔 惠之二十四年,魯惠公二十四年,公元前745年.晉始亂,故封桓叔于曲沃.(<左傳·桓公二年>) 昭侯元年,封文侯弟成師于曲沃.曲沃大於翼.翼,晉 ...

  • 史記(繁體版)

    史記集解序 裴駰補史記序 小司馬氏史記索隱序 司馬貞史記索隱後序 司馬貞史記正義序 張守節史記正義論例謚法解 張守節三皇本紀 小司馬氏撰并注卷一 五帝本紀第一卷二 夏本紀第二卷三 殷本紀第三卷四 周本 ...

  • 史記卷一百三十  太史公自序第七十

    昔在顓頊,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黎以司地.[一]唐虞之際,紹重黎之後,使復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其在周,程伯休甫其後也.[二]當周宣王時,失其守而為司馬氏.[三]司馬氏世典周史.[四]惠襄之 ...

  • 史記卷一百二十八  龜策列傳第六十八

    索隱龜策傳有錄無書,褚先生所補.其敘事煩蕪陋略,無可取.正義史記至元成閒十篇有錄無書,而褚少孫補景.武紀,將相年表,禮書.樂書.律書,三王世家,蒯成侯.日者.龜策列傳.日者.龜策言辭最鄙陋,非太史公之 ...

  • 史記卷一百二十七  日者列傳第六十七

    集解墨子曰:「墨子北之齊,遇日者.日者曰:『帝以今日殺黑龍於北方,而先生之色黑,不可以北.』墨子不聽,遂北,至淄水.墨子不遂而反焉.日者曰:『我謂先生不可以北.』」然則古人占候卜筮,通謂之「日者」.墨 ...

  • 史記卷一百二十六  滑稽列傳第六十六

    索隱按:滑,亂也:稽,同也.言辨捷之人言非若是,說是若非,言能亂異同也. 孔子曰:「六蓺於治一也.[一]禮以節人,樂以發和,書以道事,詩以達意,易以神化,春秋以義.」太史公曰:天道恢恢,豈不大哉!談言 ...

  • 史記卷一百二十五  佞幸列傳第六十五

    諺曰「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一]固無虛言.非獨女以色媚,而士宦亦有之. [一]集解徐廣曰:「遇,一作『偶』.」 昔以色幸者多矣.至漢興,高祖至暴抗也,[一]然籍孺以佞幸:孝惠時有閎孺.[二] ...

  • 史記卷一百二十四  游俠列傳第六十四

    集解荀悅曰:「立氣齊,作威福,結私交,以立彊於世者,謂之游俠.」 韓子曰:「儒以文亂法,[一]而俠以武犯禁.」二者皆譏[二],而學士多稱於世云.至如以術取宰相卿大夫,輔翼其世主,功名俱著於春秋,[三] ...

  • 史記卷一百二十三  大宛列傳第六十三

    大宛[一]之跡,[二]見自張騫.張騫,漢中人.[三]建元中為郎.是時天子問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王,[四]以其頭為飲器,[五]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無與共擊之.漢方欲事滅胡,聞此言,因欲通使.道必更 ...

  • 史記卷一百二十二  酷吏列傳第六十二

    孔子曰:「導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一]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二]老氏稱:「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法令滋章,盜賊多有.」太史公曰:信哉是言也!法令者治之具,而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