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邓芳霞:高校师生教学冲突潜在的正向功能分析

师生冲突是师生关系中的一种,并且师生冲突话题一直是学术界一直讨论的话题。基于不同的理论与视角,大多数的人都认为师生冲突是不好的,具有负面影响。但当我们用辩证的视角去看待,会发现:一个事物的存在不会只有一面,它有弊必有利。所以,师生冲突亦然。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在教学中存在的高校师生冲突,而这样的师生冲突具有正向作用。笔者主要从师生冲突对于高校教师的正向作用和对高校学生的正向作用两个角度进行论述。

一、对于教师的潜在正向功能

师生冲突主要存在于教学活动之中,而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双向活动,不是一元主体的“独角戏”。当多元主体加入高校教学活动时难免引发由价值观、行为、目标等带来的冲突,但正因为有冲突,教师与学生才会双边进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扮演着无法替代的角色,他们在承受着冲突带来的不良影响时也在享受着冲突带来的正向激励作用——教学技能的提升、专业化发展、把握学生学情。

(一)提升教学技能

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以此来增加自己与他者的“辨识度”。而在这个“铁打的教师,流水的学生”这个现实的高校中,教师年复一年的工作,需要面对不一样的学生群体,难免发生教学冲突。比如,学生因为教师讲的知识不太符合放下实际的内容而发生冲突。在冲突发生之时,教师与学生双方都有所不满,但在冲突发生后,教师在面对外界质疑声,也会进行自我教学的反省,改变教学模式以适应不同群体的学生。教师在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以适应当代学生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师在进行教学技能的提升,这对于教师本身是一种成长,是师生冲突正向激励的结果。在任何一种教学中都需要教学冲突,我们不能为了一味的追求结果而进行“填鸭式”教学,更不能为了校园稳定而否定师生冲突。我们应该借助师生冲突的“东风”进行高校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因为高校教师的进步离不开与年轻多样的学生的思想火花碰撞,进而不断提升教师教学技能。

(二)反思专业盲区

高校教师是一种职业,其中的每一位教师都拥有着“专技”。高校教师知识水平是高校办学实力的生命线,它代表着中国知识的“金字塔上端”。高校学生处于高校之中,难免会因为专业化问题与教师发生冲突。比如,教师用专业的角度给学生讲授上课内容,而学生因为知识储备不足而不能跟上教师的步伐而引起的冲突。在这样的事件中,师生冲突的根源有学生专业知识上的“无知”,也有教师专业知识的“专业” 。通过师生冲突,教师可以认识到自己专业知识的短板,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因为学生在某个专业知识的“无知”,恰好会给高校教师带来更多灵感,对于高校的科学研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这会为高校科研发展带来源源不断动力,帮助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把握学生学情

师生冲突的本质是不同个体间意识的碰撞。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难免会在教学的过程中参与自己的主观意愿,他们理想的认为学生对知识已经掌握到什么程度。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面对着各种各样学习进度不一的学生,这难免引起师生冲突。但在师生发生冲突后,只有及时进行相互交流沟通,教师才能更好的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当前认知水平。因此,在如今这个教学与科研并重的高校背景下,师生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小,而师生冲突反而是一种更好的途径去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因为师生冲突在一定程度上更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当前的实际情况,把握学生的学情。

二、对于学生的潜在正向功能

学生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个主体,是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有利环节。有成长就会有痛苦,而冲突就是如此,它对于教师与学生施加着一个双向的力量。在师生冲突中,学生“抗受”着师生冲突带来的很多学习上的障碍,但也享受着师生冲突带来的成长契机——个性彰显、自我发展、掌握专业知识。

(一)彰显独特个性

我国教育目的明确规定:教育要培养具有独立个性的全面发展的劳动者。人本主义教育家马斯诺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独裁专制、过度保护等都是危险的。静如一潭死水、没有冲突的教学过程会让学生失去发展自己个性的能力。所以,在现在的教学中,我们主张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亲自去体验,在经验中发现自我,在体验中学会容忍和宽容他人,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这也就给我们这样的启迪:如果想要帮助学生形成独特的个性,过度控制、压抑是不行的,而必须允许有不同的观点、有分歧、有对立,即允许冲突的存在。因为在任何的师生冲突过程中,学生都能够增强主体意识和独立意识,能真正体验到容忍和宽容他人的乐趣,从而有利于学生独特个性的彰显。

(二)发展完整自我

高校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知识,除了书本知识以外,还包括参与团体活动的经验知识。这些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发展,使得学生尽力成为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表达能力、专业性能力都强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所以,在学生个性化教育背景下,学生急切的需要表达内心真实的自我。高校中的学生都是接受完中等教育的人,在中等教育的环境下,学生一直处于知识“灌输”的阶段,很少有时间去表达真实的自我,他们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表达能力没得到重视。到了大学之后,很大程度上学生不想再继续高中时自己“被动”的情形。但在平时的高校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师或学校的不满或碍于面子,或考虑不良后果等其他因素,想说不敢说,想说不能说。当冲突发生时,其实是学生想自我发展的一种表现,通过师生冲突,培养了学生自我表达的能力。所以,冲突使得学生有机会表达真实的自我,对于学生自我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三)领会专业知识

学生具有鲜明的个性说明了学生需要真实的自我发展,而这一切都必须为学生进一步掌握专业知识而服务。高校学生基本都是成年人,在高校这个巨大的“茧房”之中努力构建着个人的知识“大厦”。中学阶段的学习一般以知识“灌输”为主,这与高校的教学理念是不相符合的。高校需要培养的是具有自己独立见解的人,需要学生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在高校这个“茧房”中,因为各自的出发点不同,教师与学生的冲突在所难免。在师生冲突的过程中,师生进行思维火花的碰撞,冲突会引导学生去了解自己所在的专业,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不断的了解并掌握到更多的专业知识进而对自己专业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所以,师生冲突使得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得到更多的发展。

所以,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师生冲突亦然。我们应该正确看待师生冲突,使得师生冲突的正向作用发挥到最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