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下鲁国的“画皮”
相关推荐
-
【左传札记】春秋前的鲁国历史
[鲁国概述] 鲁国为先秦时期诸侯国.周武王时封其弟周公旦于於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周公旦不就封,留佐武王.周成王时,周公旦辅佐周成王灭奄,受封于奄,使其子伯禽代就封於鲁. 鲁真公十五年为共和元年,鲁 ...
-
因人施教:孔子独特的教学方法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 ...
-
学习《论语》我们还要知道一些背景
因为<论语>的每一段都很短,前后连贯性也不是很强,因此想要准确了解每一章节的意义,我们不仅要知道文本本身所表达的意义,还要了解文本背后的时代背景.地理背景.人文背景.政治背景等,只有这样, ...
-
论语:八佾舞于庭(3-1)
<八佾>篇共有26章.主要讨论丧礼.祭礼.射礼.乐歌.礼的本原以及礼乐的意义.本篇主要讨论"礼"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主张维护礼制.礼节规定,表达了孔子如何维护&quo ...
-
撕下鲁国的“画皮”,露出孔子的“虚伪”,误我中华两千年
春秋时,世人都说"周礼尽在鲁",其实鲁国的周礼都是表面礼,不是内心礼,是假礼,不是真礼. 所谓礼,就是"篱",藩篱的意思,让你守规矩.鲁国哪里守规矩了? 先说国 ...
-
西周古国——邿国,夹在齐鲁之间,鲁国以平乱为由灭邿
西周东方小国邿国,也叫诗国,出土铜器铭文为"寺".邿国的地理位置有多种说法,古籍记载的有两种,<左传>杜预注"邿,小国也,任城亢父县有邿亭."亢父县 ...
-
吕不韦《鲁国之法》
鲁国之法 吕不韦[先秦] 鲁国之法,鲁人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金于府. 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夫圣人之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 ...
-
鲁国的崛起之路-攻灭九国,立足东方
西周初年,周成王东征平定武庚叛乱,一同叛乱的奄国被灭国,周公姬旦受封于奄国故土,因周公在京师辅佐天子,其子伯禽代父就封,更名鲁国,定都曲阜. 鲁国一开始的封地很小,不到百里之地.鲁国以周礼立国,不断吞 ...
-
鲁国史话廿二:《春秋》记载的2件平常事,细细品来,耐人寻味
鲁桓公三年,既发生了晋国"嫡庶之争"的第五次交锋,又有鲁桓公自己的大婚喜事.就连一个不太知名的芮国,其国内都出现了一些纷纷扰扰.可以说,这真是热热闹闹.好戏连台的一年. 然而,这样 ...
-
鲁国史话廿一:做了充分准备的桓公大婚,却有如此多的不合规之处
上一次,咱们讲述了鲁桓公三年的三场诸侯"见面会",表面上看这三次诸侯国君的会面彼此间没有什么关联,但细细品来都是在为鲁国即将发生的一件重要的事情做着准备.并且,这件重要的事件鄙人已 ...
-
鲁国史话廿:3场诸侯“见面会”,都在为1件重要的事情做准备
两篇"晋国史话",为大家讲述了晋国"嫡庶之争"的第五次交锋.好容易这一次是翼城一方主动出击,却招惹了不该招惹的陉庭,最终还是被曲沃大军碾压,甚至连哀侯都丢了性命 ...
-
文化学者冯志亮解析季氏渊源,春秋时鲁国的著名姓氏
季 季姓是中国人常见的姓氏,在姓氏排行榜中列第一百五十二位,在江苏.浙江.山东等沿海省份分布较集冲.当今季姓人口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76%,总人口大约有101万. 得姓始祖季札.春秋时吴国公族季札, ...
-
曹沫本是鲁国大将,为何化身刺客呢?
<史记·刺客列传>中第一个出场的是曹沫,曹沫本是鲁国大将,为何化身刺客呢? 那还有从齐桓公说起,齐桓公早年逃亡在外,后来在鲍叔牙的帮助下,夺回了齐国国君的宝座,然后任用管仲为相,励精图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