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作法》(九)

(接上期)

第十四章  学联之注意点

(一)预集材料

联中之事实,最为重要,未下笔前,须将应需之事实,收集齐全,加以抉择,既著墨,当一气呵成,不稍断间。庶构就之楹联,材料既精,气势又足,神采奕奕,生动自然;否则临笔强思,东拼西凑,牵强空浮枯窘之弊,势必难免。

(二)引典合时

需引之典故,事前须先审察其是否能与现代时宜相合,切勿随便妄用。例如中国今为共和之国体,引用典故,当顾及此时之国体趋尚。若妄引旧日君主阶级时代之事实,纵使属对精工,於时终属非宜。

 (三)引典贵明  

引用古人,能只称其姓或谥或居地,使阅者咸能明白不疑者,则姓之谥之地名之;否则宜用人人共知之真全姓名为妥。

   (四)立言合理  

立言须事理论理双方并顾,切勿徒重字面之相对,平仄之调和,对於事理论理,置之不问。

 (五)立意忌凡  

有不凡之意思。然后有不凡之联语,故欲求所构之联语有不凡之气概,须先求有不平凡之立意,而后徐图措词澹雅,汰除尘俗。

(六)措词含蓄  

用意含蓄之联语读之觉馀味无穷,百读不厌。欲联语有含蓄之气象,能令读者移情,当於措词之际,将所欲言之深情厚意,暗藏於字里语间。若直言道破,无令人思索之必要,则其联不为人欢迎也必矣。词须含蓄固矣,惟其语气,须令人思索而能明,方为上乘。苟一味暗藏,词晦意沚,使人无由明思,是亦当所力避者也。

(七)包括一切  

联语为字虽少而其表示,则当包括一切,面面俱到。欲达此目的,於构思时,当由大处总处着想,即以每事举其大端,或言其一,馀可不言而喻。否则事无巨细,欲尽纳於简短之一二言联语中,殆大难事。

 (八)短者学起  

学作联语,初宜由二三言短联入手,俟二三言学有门径,然后继之以四、五、六、七、八……等言,由短而长,由简而繁,循序渐进,成效易期。否则对於各种规则,未经谙习,遽学长联,难免躐等颠蹶之弊。

 (九)适合实际  

形容事物与人等之情状,须与其固有之实际相合。若言过其实,不称其分,不惟联无价值,即作者之人格,恐亦有所亏损。

(十)勿笼统其言  

为此人此物作联,当由其特殊处立言,庶所成之联语,只能用於此人此物,不能移用他处。若作联语,既可用於此,又可移用於彼者,盖犯立言笼统,不由其特殊处设想所致。

 (一一)借点匀称  

作题胜联语,以本地之古人事实借作点缀者,当上下匀配,铢两悉称。

 (一二)句意勿重复  

联中之前后句意,不可稍有重复。

 (一三)描写宜细密清淡  

联语之描写,当景中含意,事中嵌景,细密清淡,最为上乘。至庸疏雕巧之习,宜留意切戒。

(一四)嵌字须自然  

联语有每句各嵌以数字者,须妙合自然不稍生强,否则非特不能见胜,反致弄巧成拙。

 (一五)词宜庄重

无论何联,其措词当严慎庄重,不涉轻佻。

 (一六)长句宜挺  

联语之长句,作之甚难,既须对仗工妙,又须自然挺劲。

其他应注意者,为长联及集句。盖长联最不易着笔,着笔时须气势充足,措词圆转如意,清丽可诵,切勿碓砌支离,句调似时文。例“经纶侔旦奭,是圣清亿万年有数名臣;试看坐镇东南,威扬夷夏,融和新旧,力挽乾坤;洎八国启兵端,决策纾筹,半壁尤资保障。溯当日鞠躬尽瘁,由封疆入秉钧衡,竭忠而佐先皇,率属而扶幼主。值此竞争时代,缔造艰难,惟受命元勋,实全局安危所系。胡乃昊天不吊,柱石偏倾。揽辔涕纵横,遥知四野呼号,泪雨滴沉京洛路。”  “韬略愧冯岑,沐我公卅五载非常优遇。忆自枕戈狼孟,近侍襜帷,随节龙江,久依杖履。迨两湖开帅府,分符授钺,菲材并效驰驱。念深宫变法图强,更营制以修边备,选士荆襄之域,会师皖豫之郊。方期整饬戎行,扫除敌寇,俾耆龄枢相,睹熙朝气象中兴。迄今愿望虚存,台星忽陨。抚棺肠欲裂,惨听三军痛哭,悲风倒卷楚江潮。”

集句者,集聚古书古人之成语而成;不知者,往往视此集句作联,较之倡造者为易,实则有时或较倡造为难。盖自造语句,可以随我所欲,自由构思,不受丝毫拘束;集人成语,凑巧遇机,语与思而俱来,虽长至数十百字,可天衣无缝,不辨其为成语集成,稍不自然,即前后断续,生强显然。故当集制时,第一须凑合自然,不露痕迹,第二须成语适能表示我意。外此所集之成语,宜以通俗易明为尚,切忌生僻不经见。

(未完待续)

(0)

相关推荐

  • 人间联话 上卷(1-12)

    网络顶级楹联作家,著有楹联20000副,楹联1001集. 点击上方"蓝字",发现更多精彩. 人间联话 上卷(1-12) 1. 王国维先生著有<人间词话>,我效仿其名,取 ...

  • 联圣的集词楹联艺术(下)

    联圣的集词楹联艺术(下) 联:三少爷的微笑  文:冰河铁马 本期制作 | 林淞月 图源 | 网络 致谢 联圣的集词楹联艺术(下) 十一.题赠无所不能 微笑曾在初心联社群中,兴起广赠群员宋词成联,共一百 ...

  • 黑水英华 || 徐双山之《止观集四十一》

    作者风采 徐双山,字隐之,又字天隐,号雪庐诗叟,斋署止观.汉族.1948年9月17日生于黑龙江省双城县,祖籍河北省迁安县.作家.诗人.楹联家.辞赋家.剧作家.书法家,编审.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 ...

  • 龚鹏程谈对联书法:莲花化身,再造哪咤

    古人过春节,要用桃木板分别写好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或用纸画上二神图像,悬挂或张贴于门上,以消灾祈福.这称为"桃符". 五代以后,把桃符改成对联,一年一换,成了风俗.故对联竟可说是 ...

  • 《列子·汤问》九

    鲁公扈.赵齐婴二人有疾,同请扁鹊求治.扁鹊治之.既同愈.谓公扈.齐婴曰:"汝曩之所疾,自外而干府藏者,固药石之所已.今有偕生之疾,与体偕长,今为汝攻之,何如?"二人曰:" ...

  • 列子 汤问

    殷汤问于夏革,曰:"古初有物乎?"夏革曰:"古初无物,今恶得物?后之人将谓今之无物,可乎?"殷汤曰:"然则物无先后乎?"夏革曰:" ...

  • 愚公移山还有另一种内涵?《列子·汤问》:以道家视角看愚公

    要说河南省哪个行政区域最特殊,那应该属济源市了.河南省下辖17个地级市和1个直辖县级市,这个县级市就是济源.济源市本由焦作市代管,于2005年才划归省直辖,这与其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密不可分.而更值得称 ...

  • 《列子·汤问》十六

    魏黑卵以暱嫌杀丘邴章.丘邴章之子来丹谋报父之仇.丹气甚猛,形甚露,计粒而食,顺风而趋.虽怒,不能称兵以报之.耻假力于人,誓手剑以屠黑卵.黑卵悍志绝众,力抗百夫,节骨皮肉,非人类也.延颈承刃,披胸受矢, ...

  • 《列子·汤问》十五

    造父之师曰泰豆氏.造父之始从习御也,执礼甚卑,泰豆三年不告.造父执礼愈谨,乃告之曰:"古诗言:'良弓之子,必先为箕:良冶之子,必先为裘.'汝先观吾趣.趣如吾,然后六辔可持,六马可御.&quo ...

  • 《列子·汤问》十四

    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 甘蝇,是古代的神箭手,只要一张弓,弓声一响,野兽就吓得倒地,飞鸟吓得掉在地上.他的学生名叫飞卫,向甘蝇学习射箭,而技艺超过了老师 ...

  • 《列子·汤问》十三

    周穆王西巡狩,越昆仑,至弇山.反还,未及中国,道有献工人名偃师.穆王荐之,问曰:"若有何能?"偃师曰:"臣唯命所试.然臣已有所造,愿王先观之."穆王曰:&quo ...

  • 《列子·汤问》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 ...

  • 《列子·汤问》十一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秦青顾谓其友曰:"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 ...

  • 《列子·汤问》十

    匏巴鼓琴而鸟舞鱼跃.郑师文闻之,弃家从师襄游.柱指均弦,三年不成章.师襄曰:"子可以归矣."师文舍其琴,叹曰:"文非弦之不能钩,非章之不能成.文所存者不在弦,所志者不在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