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烯尧《道德经新解》第六章 万物的起点和终点完整版
相关推荐
-
【二十四品新解】劲健之神化,天之所化为天文,人之所化为人文
劲健 行神如空,行气如虹.巫峡千寻,走云连风. 饮真茹强,蓄素守中.喻彼行健,是谓存雄. 天地与立,神化攸同.期之以实,御之以终. 天地与立,神化攸同.期之以实,御之以终. 与:助也.立:有所建树也. ...
-
磐玄新解《道德经》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磐玄新解: 道家所讲的道不只是人们通常 ...
-
还原版《道德经》第四章:天道圆圆
还原版<道德经>第四章全文如下: 至虚,亘也. 守冲,笃也. 万物方作居,以须复也. 天道圆圆,各复其堇. 本章对应王弼本<道德经>第十六章.本章文本以楚简<老子> ...
-
对道德的一些思考:道是永恒,德为显化
前几天发了一个链接,是<觉醒年代>里面的一段谈话,说的讲道德和求真理的区别. 剧中说到: "道德是变化的,真理是永恒的. 道德有新旧之分,如果拿旧的道德来衡量新时代的行为,这个叫 ...
-
乐道·《道德经》智慧故事|唯有心态平和,方能生活快乐
<道德经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 ...
-
【二十四品新解|劲健】蓄素蓄的是混元之气,守中守的是恰到好处
劲健 行神如空,行气如虹.巫峡千寻,走云连风. 饮真茹强,蓄素守中.喻彼行健,是谓存雄. 天地与立,神化攸同.期之以实,御之以终. 饮真茹强,蓄素守中.喻彼行健,是谓存雄. 一味的刚猛并非真正的劲健, ...
-
《道德经》第六章 万物相互关联而整体存在
(一),经文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pìn).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一),关键词解析 谷:泉出通川为谷,或水注谿(xī)为谷.又见<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
-
陈烯尧《道德经新解》第六章万物从这里出发到这里结束
自古以来,<道德经>被奉为道家第一经典,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影响力最大的一本著作,老子因此被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对于老子学说的解析,有很多版本,而唯有陈烯尧的<道德经新解> ...
-
道学家陈烯尧《道德经新解》第三章原来老子说的是未来社会的样子
原标题1:陈烯尧<道德经新解>第三章原来描述的是理想的大同世界现象状态 原标题2:陈烯尧<道德经新解>第三章开篇道不能显达的诸多异象和严重后果不可小觑 <道德经>原 ...
-
陈烯尧《道德经新解》第一章:道字诀,还道真身完整版
<道德经>,千年以来,译文版本有百种之多,而远古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所以,断句正确与否,至关重要.这里的<道德经>原文,并不是指的老子原文,而是后人广泛断句的其中一个篇章.< ...
-
陈烯尧《道德经新解》第二章:论天道和人道的玄妙演变完整版
<道德经>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 ...
-
陈烯尧《道德经新解》第三章:大同世界现象完整版状态完整版
<道德经>原文: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 ...
-
陈烯尧《道德经新解》第四章:化解世界纷争完整版的法门
<道德经>原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道德经新解>: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 ...
-
陈烯尧《道德经新解》第五章 圣人治理社会的守则完整版
<道德经>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道德经新解>: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 ...
-
陈烯尧《道德经新解》第七章:人可以与天她一样长久完整版
<道德经>原文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道德经新解>: 天,长地久天.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