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论语》【哲学】:读千卷书之第60本—每天1分钟读1本书

(0)

相关推荐

  • 正谊明道师子贱——《论语》悟读【91】

    君子之路多荆棘,正谊明道师子贱. <论语>第五篇第二章: [原文] 子谓(评论)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指子贱)焉取斯(指子贱的德行)?" [译文] 孔子评 ...

  • 孔子说错话,被人抓住把柄,他的回答值得我们学习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一生主张"礼"和"仁"的学说.对于春秋末年,礼崩乐坏的现实,孔子总是痛心疾首,为此不惜四处奔波,希望能有君主接受自己的主张.可惜 ...

  • 道不同何须为谋——《论语》悟读【453】

    道不同不相为谋, 志不同不相为友. <论语>第十八篇第三章: [原文] 齐景公待(对待.礼遇)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 ...

  • 没有边界的自由,从就不是真正的自由

    书海泛舟,人间清欢 大家好呀~ 今天,我们继续来读「儒家经典」,四书里的<论语>. 01. 先有德,才有财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论语·雍也第七> 孔子说, ...

  • 不得其时蓬累行——《论语》悟读【454】

    君子得其时则驾, 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 <论语>第十八篇第四章: [原文] 齐人归(同馈)女乐(yuè),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译文] 齐人送来一批女乐队,季桓子接受了,三天不 ...

  • 一片存心在育人——《论语》悟读【110】

    颠簸流离施仁道,一片存心在育人. <论语>第五篇第二十一章: [原文] 子在陈(陈:古国名,约在今河南东部和安徽北部一带),曰:"归与!归与!吾党(古代以500家为一党,此处指家 ...

  • 论语:鲁人为长府(11-14)

    孔子认为治国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要重民爱民.注重节约,绝不能劳民伤财,所以对闵子骞倡导节省资财表示赞许. 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qu ...

  • 天命难违顺天时——《论语》悟读【413】

    天命难违,顺其天时. <论语>第十六篇第三章: [原文] 孔子曰:"禄(赋税.爵禄,此处喻政权)之去公室(诸侯的家族)五世矣,政逮(dài,及)于大夫四世(指季孙氏文子.武子.平 ...

  • 1《论语》讲习录之摘录

    本人主张以经解经,所以此文为一家言.这是我讲给我女儿的,仅供他人参考.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zōu,角落,聚居的意思.)邑(今 ...

  • 论语日课114:切不可做志大才疏之人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论语·公冶长>5.22) 这是孔子周游列国至陈国时的事.鲁国的当权者季桓子过世,其子季康子继位. ...

  • 金鸡一鸣天下晓,中国文化史上的第一位圣人——孔子

    春秋时代的社会大变动,引起了文化上的大变化.世袭贵族地位衰落,以前世代掌管各种专业的职官失掉了旧职,散落民间.以前只有在官府与贵族子弟之间讲习的知识和技术,也可以在民间讲习传播.这样就打破了学在官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