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笑:老秀才念信
相关推荐
-
狐仙托妻
明朝,一书生嗜酒,一晚酒瘾发作,难受得地上打滚.一陌生人突然前来请他喝酒,书生大喜随他而去.二人畅饮之后,那陌生人请书生帮忙,送一封休书给他在家守寡的妻子.书生送书信后,意外得到一个美貌媳妇. 永乐年 ...
-
不管何年何月,何人何事,自尊才能赢得尊重,真诚才能打动人心!
力量52013142021-01-27 13:13:43
-
小说:老秀才念信
从前,有一对新婚夫妻离别了,丈夫便从外边写信回来,信中还写了一首诗儿,诗的末尾却用了五个"O". "高山打石响叮O, 何年何月回家O: 早日得见妻子O, 红罗帐内得OO. ...
-
蒲松龄:考了50多年都没中的老秀才,谁能想到,他曾连考3个第一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他的老家在柳泉庄,也叫满井庄,蒲松龄一直深爱自己的故乡,他自号柳泉居士,人们也叫他柳泉先生,由此足见.柳泉居士生于崇祯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640年,卒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 ...
-
老秀才一上联“一对新夫妻”,再看下联:“两件旧家什”,太经典了!上联:“千里为重,重水重山重庆府”,下联:“一人成大,大邦大国大明君”,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作为文人雅士日常交流的方式,对联自诞生起,便迅速在民间流传开来,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一道丰盛的佐餐,而自明太祖朱元璋下令每逢除夕日,家家户户都要贴对联开始,更是在 ...
-
老秀才上联:“登楼望南北”,学童随口下联:行路吃东西,老人:前途无量!
我们知道在我国传统的文化中,对联文化一直是我们所自豪的一种.对联的形式包括很多有楹联,挽联以及春联等等.关于对联的历史最早还需要追溯到五代十国时期当时的蜀国皇帝在自己门前提了一首桃符.以给自己来年盼一 ...
-
老秀才上联:“登楼望南北”,学童随口下联,老人:前途无量!
我们知道在我国传统的文化中,对联文化一直是我们所自豪的一种.对联的形式包括很多有楹联,挽联以及春联等等.关于对联的历史最早还需要追溯到五代十国时期当时的蜀国皇帝在自己门前提了一首桃符.以给自己来年盼一 ...
-
【大荔文学·长篇连载·李跃峰】沙苑子(3)——第四章、老秀才中年喜得子 父严母宠教儿郎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055 第四章 老秀才中年喜得子 父严母宠教儿郎 老秀才王鹏举怕老婆,在有一千多人口的东王寨是家喻户晓的秘密.如果一位陌生人来到东王寨找寻王鹏举,一旦 ...
-
【大荔文学·长篇连载·李跃峰】沙苑子(13)——遭神弃小秀才羞成疾 被羞辱老秀才酒浇愁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078 第十三章 遭神弃小秀才羞成疾 被羞辱老秀才酒浇愁 走在回家的路上,王若愚的神情一直都是抑郁的,他始终一言不发,只是默默地机械地走着路.刚才溺水的 ...
-
老秀才要造反,皇帝一笑了之,学者感慨:难怪古中国巅峰在宋朝!
宋仁宗时期,四川有一老秀才献书给知府,其中有一句大逆不道的话,即:"把断剑门烧栈道,西川别是一乾坤."这是明摆着鼓励知府造反,所以知府立即向皇帝汇报,但宋仁宗的做法却一笑了之,回复 ...
-
《对联故事三则》淮镇清代老秀才吴恩瀛,讲述清代纪晓岚的一则趣事
请点击上方"诗眼看世界"加关注,赵刚问好! <对联故事三则>:淮镇清代老秀才吴恩瀛,讲述清代纪晓岚的一则趣事 编者按: 注:此文来源于网络,没有作者姓名和刊发的刊物名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