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卷十四沽河考略

(0)

相关推荐

  • 卷二十四

    <史部,地理类,总志之属,大清一统志,宣化府图> <史部,地理类,总志之属,大清一统志,宣化府图> <史部,地理类,总志之属,大清一统志,宣化府表> <史部, ...

  • 水经注·卷十四

    湿余水出上谷居庸关东,关在沮阳城东南六十里居庸界,故关名矣.更始使者入上谷,耿况迎之于居庸关,即是关也.其水导源关山,南流历故关下.溪之东岸有石室三层,其户牖扇扉,悉石也,盖故关之候台矣.南则绝谷,累 ...

  • 《水经注》卷五虎牢关等考略

    河水又东,湨(jú)水入焉.<山海经>曰:和山,上无草木而多瑶碧,实惟河之九都.是山也五曲,九水出焉,合而北流,注于河.其阳多苍玉,吉神泰逢司之,是于萯山之阳,出入有光.<吕氏春秋& ...

  • 水经注·卷十九

    又东过槐里县南,又东,涝水从南来注之. 渭水径县之故城南.<汉书集注>,李奇谓之小槐里.县之西城也.又东与芒水枝流合,水受芒水于竹圃.东北流,又屈而北入于渭.渭水又东北径黄山宫南,即< ...

  • 水经注·卷十八

    又东过武功县北,渭水于县,斜水自南来注之.水出县西南衙岭山,北历斜谷,径五丈原东.诸葛亮<与步骘书>曰:仆前军在五丈原,原在武功西十里余.水出武功县,故亦谓之武功水也.是以诸葛亮<表 ...

  • 水经注·卷十六

    谷水出宏农黾池县南墦冢林谷阳谷,<山海经>曰:傅山之西有林焉,曰墦冢,谷水出焉,东流注于洛,其中多玉.今谷水出千崤东马头山谷阳谷,东北流历黾池川,本中乡地也.汉景帝中二年,初城,徙万户为县 ...

  • 水经注·卷十五

    洛水出京兆上洛县遭举山,<地理志>曰:洛出冢岭山.<山海经>曰:出上洛西山.又曰:讙举之山,洛水出焉.东与丹水合,水出西北竹山东,南流注于洛.洛水又东,尸水注之,水北发尸山,南 ...

  • 水经注·卷十二

    圣水出上谷,故燕地,秦始皇二十三年,置上谷郡.王隐<晋书地道志>曰:郡在谷之头,故因以上谷名焉.王莽更名朔调也.水出郡之西南圣水谷,东南流径大防岭之东首,山下有石穴,东北洞开,高广四五丈, ...

  • 水经注·卷十

    浊漳水出上党长子县西发鸠山,漳水出鹿谷山,与发鸠连麓而在南.<淮南子>谓之发苞山,故异名互见也.左则阳泉水注之,右则伞盖水入焉.三源同出一山,但以南北为别耳.东过其县南,又东,尧水自西山东 ...

  • 焦氏易林注卷十四

    焦氏易林注卷十四 行唐尚秉和节之注 受业蒲城仵道益.丰润董维城堃校刊 渐之第五十三 渐.别离分散,长子从军.稚叔就贼,寡老独居,莫为种瓜.巽陨落,故别离分散.震为长子.为争战,震伏,故曰长子从军.艮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