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班候《五字诀》

杨班侯的五字经诀》

拳理极精细,勿以当儿戏。

欲学拳术者,先将基础立。

拳中基本功,有长即是师。

研究其理性,技击是其次。

万莫学死方,动作要有理,

不学招法手,与死方无异。

比如当大夫,尽学成方剂,

药方开出来,等候病来治。

得病合我方,未闻有此理,

就是有点效,也是瞎碰到。

结果背原理,伤病不为奇,

莫学拍打功,以免本能失。

皮肉徒受苦,气血多凝滞。

有害于卫生,又有碍拳意。

力紧神便死,岂能把人治。

怀疑不凭信,请自体察试。

要知拳中理,首先站桩起,

意在宇宙间,天地人一体。

运动如抽丝,开弓即试力,

四肢弓崩撑,运动软慢松。

屈伸与开合,身由云端起,

呼吸细静长,舒畅皆如意。

形象似颠狂,如醉如呆痴,

蛇形趟泥步,揉球摩擦力。

两手似兜泥,如捞稠糖稀,

内外要松静,敛神听细雨。

绵绵觉如醉,悠悠水中戏。

默对向天空,虚灵须定意。

洪炉大冶金,陶熔物不计。

神机由内变,调息呼吸气。

守静如处女,动似迅雷至,

力松意宜紧,本是涵养气。

螺旋滚无形,毛发力加戟,

筋骨遒即放,浑噩一惊时。

支点增强力,遍体弹簧似,

百骸若机轮,旋转有劲力。

腰身似蛇惊,步行旋风起,

纵横起波澜,如鲸回旋式。

顶心力空灵,浑身如线提,

两目神光敛,鼻息耳凝闭。

小腹要常圆,胸肋微含蓄。

指端力如电,骨节锋棱起。

活泼比猿捷,迈步如猫似,

大凡举与动,浑身皆消息。

一触即爆发,威力无边际,

学者莫好奇 ,要用自然力。

良知与良能,实践学来的,

动静任自然,万勿用拙力。

返婴寻天真,躯柔如童浴,

勿忘勿助长,升堂渐入室。

论技说应敌,不费吹灰力。

拳术之动作,手足板眼齐,

首要力均整,内外要合一。

屈伸随意往,枢纽不偏倚。

动静分虚实,阴阳水火济,

精神宜内敛,练神得还虚。

头打脚随走,站他中央地,

任有万能手,总也难逃避。

路线踏中心,松紧不滑滞,

旋转要稳准,钩错互相宜。

力纯智和愚,审慎对方力,

随屈忽就伸,相互虚实移。

运动如弓满,着敌似电急,

鹰胆虎威视,足腕似倪泥。

鹘落似龙潜,浑身尽争力,

面善心要狠,胆大更须细。

缠劈攒裹横,扭拧弹簧力,

接触揣时机,叱姹如雷似。

变化影无形,周旋意无意,

披从侧方入,闪展全无空。

担化对方力,搓磨试其功,

歉含力蓄使,黏粘不离宗。

随进随退走,拘意莫放松,

拿闭敌血脉,扳挽顺势封。

软非用拙力,掤臂要圆撑,

搂进圆活力,摧坚戳敌锋。

掩护敌猛入,撮点致命攻,

坠走牵挽势,继续勿失空。

挤他虚实现,摊开即成功,

顺势闪拿欺,展软柔化吸。

撤退近托推,手脚一齐发,

伸手看形容,身法要偏行。

见手分左右,避手吸进身,

上下用反劲,手脚要同心。

劲到吸闪空,撞崩化欺冲,

手到随身变,用时间如电。

黏手软绵随,气在眼前追。

来时机伶进,拳打要进身。

见势顺他劲,变步拧腰身,

手眼身法步,欺到方为真。

掳手随身靠,捆时反劲欺,

进步耳如风,沉气在腹中。

若见长手法,指掳闪进崩,

若见短手法,长劲沉气中。

若见乱手法,偏砸顺身攻,

动手先看肩,指手在胸前。

肩偏手必到,身仰脚必发,

伸手步先行,见劲顺手中。

若见力过猛,撒化闪进空,

进步捋崩挤,掳发顺劲倚。

手眼身法步,随时变体形,

出手要平身,开门手为真。

若见高手法,撞倚先拔根,

掤架打中线,掳推撞进身。

若见冲天手,变掌掳崩穿,

若见矮手法,抽腰走上身。

法本耳目思,掌本面目排,

手到撒化变,欺步看路线。

撞进里外手,反拿随身转,

拐掳指闪欺,见手反拿腕。

欺步崩撞势,动手气下转,

进身本气根,拿破随手变。

听问黏沾连,进步柔化推,

上下要相随,内外要合一。

试声山谷应,神气要贯足,

恭慎意且合,五字要言记。

见性明理后,反向身外去,

莫教死方滞,莫教招法拘。

句句是要言,莫当是儿戏,

愿我同道者,切记要切记。

(0)

相关推荐

  • 争议再多,它也是太极拳的首要拳式

    编者按:揽雀尾是杨式太极拳中的重要式子.我们本期精选杨澄甫.许禹生.陈微明.牛春明.董英杰.郑曼青等杨脉武术大家民国期间写就的关于揽雀尾的练用法,又兼当代名家注释和与其他武术家的对比探讨,希望能就这一 ...

  • 杨班候“十三字行功诀”详解

    十三字行功诀 本诀叙述棚.捋.挤.按.採.挒.肘.靠,进.退.顾.盼.定等方法.     [棚手两臂要圆撑  动静虚实任意攻] 棚的姿势两臂要圆撑,高度与肩平,作一圆形.分单棚与双棚.单棚是左臂或右臂 ...

  • 杨班候乱环诀浅说

    身体无处不是圆,太极无处不用圆. 人体美是曲线美.因为人体由无数的圆所组成,从而产生了曲线美.比如,手臂如套着无数圆环,腿如套着无数圆环,腰身如套着无数呼啦圈.脖子,头部,乃至每一根手指脚趾都像套着无 ...

  • 【干货】杨班候“十三字用功诀”详解

    十三字用功诀 逢手遇掤莫入盘,粘沾不离得着难. 闭掤要上採挒法,二把得实急无援.  按定四正隅方变,触手即占先上先. 捋挤二法趁机使,肘靠攻在脚跟前.  遇机得实进退走,三前七星顾盼间. 周身实力意中 ...

  • 杨班侯的太极拳《轻重分胜负五字诀》

    <轻重分胜负五字诀>据传为杨班侯,源自杨式太极拳祖师杨露禅.<轻重分胜负五字诀>中所谓的五字,指五字一句.为五言三十六句,一百八十字,体现出早期太极拳理论注重打法的特征. 原文 ...

  • 杨班侯《太极九诀》详解

      本诀叙述掤.捋.挤.按.采.捌.肘.靠,进.退.顾.盼.定等方法.     掤手两臂要圆撑 动静虚实任意攻     掤的姿势两臂要圆撑,高度与肩平,作一圆形.分单掤与双掤.单掤是左臂或右臂抬高与肩 ...

  • 杨班侯秘传的太极拳《十三字用功诀》

    杨班侯<九诀>是经杨班侯之徒牛连元先生手上留传出来,由其徒吴孟侠公布于世.方流出之际,杨澄甫多数传人尚健在,对<九诀>和牛连元本人持怀疑.否定态度,因为没听说杨家有此谱.当时在 ...

  • 90岁杨式太极拳传人展示纯正杨班侯小架

    国术馆 82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演练者贾治祥 1917年生,永年广府南街人,是李万成(杨班侯的徒弟)最小的徒弟,少年随李万成习武,学习班侯系列拳架和刀,剑,枪等传统套路,他自幼强健体格健壮,淳 厚勤奋 ...

  • 杨班侯传杨家太极拳“十八在诀”详解

    "十八在诀",又称"十八句诀",为杨氏太极拳创始人杨禄禅次子杨班侯(1837-1892)所传 ,首见于杨班侯再传弟子吴孟侠所著<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注解&g ...

  • 秘传杨班侯老架(十三势架)

    秘传杨班侯老架(十三势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