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进藏(资治通鉴卷一九六之一)
相关推荐
-
历史上流芳百世的和亲公主们,你知道多少?
序言: 少时不懂愁的瀚海,幼时翻阅历史教科书看到在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文成公主远嫁他乡,只觉得书上阐述的"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对汉藏两族的友谊做出了重要贡献值密切了唐与吐蕃的文化交流,增进了汉 ...
-
最蛮横的求亲者,输掉了战争,却赢得了岳父的尊重
贞观八年,长安来了一行身着奇装异服的外国人,他们是来朝见大唐天子李世民的.对于唐朝人来说,自从贞观二年时平定突厥后,唐朝已经是东亚的霸主,来往朝见的使臣络绎不绝,并不稀奇.但这行人是来自于刚刚兴起的吐 ...
-
她16岁嫁给24岁的松赞干布,一生无儿无女,寡居吐蕃30载
<国家宝藏>第三季第三期,布达拉宫推选了三件国宝,其中第一件国宝是法王洞文成公主像. 作为这件国宝的守护人,新生代实力派演员杨紫在讲述它的前世传奇时,化身年轻的文成公主,她身穿唐装,一颦一 ...
-
松赞干布去世后,文成公主为何宁愿寡居三十余年也不回到唐朝?
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在松赞干布死后,宁愿寡居三十年,也不肯返回唐朝,难道她就不思念家乡,不想念父母么?肯定不是.文成公主肯定有过回唐朝探亲的想法,但是,因为诸多因素,她肯定更希望留在吐蕃. 原本的吐蕃, ...
-
文成公主进藏:唐太宗“六难婚使”,成就一段千古佳话
文成公主(625年-680年),唐朝宗室女儿,贞观十四年(640年),被唐太宗李世民封为文成公主.次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成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王后. 松赞干布(617年-650年),吐蕃王朝第33任 ...
-
太子李承乾之反(资治通鉴卷一九六之十七)
有一天,唐太宗对大臣们说:"听说外面有士大夫传言说皇太子脚有毛病行走不便,魏王李泰聪颖悟性高,还经常跟随朕游幸,便生出异议,一些别有所图的人,就开始把这话传播开来.皇太子虽然脚有毛病,但却并 ...
-
齐王李祐之乱(资治通鉴卷一九六之十六)
齐州都督齐王李祐,为人性情轻狂急躁.他的舅舅.尚乘局直长阴弘智怂恿他道:"大王您的兄弟众多,陛下一旦驾崩,您得靠壮士来保护自己.(王兄弟既多,陛下千秋万岁后,宜得壮士以自卫.)"李 ...
-
太宗轶事数则之三(资治通鉴卷一九六之十五)
有一次,唐太宗问谏议大夫褚遂良道:"舜帝有一次要制造一件漆器,结果出来谏阻的人有十多个.这样的小事情有什么值得劝谏的?(舜造漆器,谏者十余人.此何足谏?)"褚遂良答道:" ...
-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资治通鉴卷一九六之十四)
郑文贞公魏徵卧病不起,唐太宗派人前去问候,持续不断地派人赐给他药饵.又派中郎将李安俨在魏徵的宅院里留宿,随时掌握魏徵的病情,一有动静便立即报告.唐太宗又带着太子一同到其住处,指着自己和长孙皇后所生的幼 ...
-
四年级下语文教案 30文成公主进藏
课 时 教 案课 题30*文成公主进藏课 型略读课文教 学目 标1.认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唐朝.西藏.大臣.求婚.断定.豌豆.耕种.技艺.沼泽地"等词语.2.有感 ...
-
太宗轶事数则之二(资治通鉴卷一九六之十三)
有一次,唐太宗李世民巡幸骊山温泉,并顺便在骊山上打打猎.太宗在登骊山的时候,看见四周的围墙有断垣之处,于是他回过头来对身边的侍从说:"我看见没整治的地方如果不对相关人进行处治,那将会败坏军纪 ...
-
党仁弘轶事(资治通鉴卷一九六之十二)
当年,唐高祖李渊进入关东时,隋朝武勇郎将冯翊人党仁弘率部下二千多人在蒲阪投靠李渊,并且跟随他拿下了京城长安.不久,党仕弘官拜陕州总管.唐朝大军征讨王世充时,党仁弘负责转运粮草,也确保了后勤稳定.后来, ...
-
契苾何力轶事(资治通鉴卷一九六之十一)
唐太宗对身边大臣人说:"薛延陀部在漠北称雄,如今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办法,要不就是发兵将其消灭,要不就是和他们通婚以安抚他们,这二个办法哪个更好呢?(薛延陀屈强漠北,今御之止有二策,苟非发兵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