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冬”从吃对吃好开始
民间有“入冬日补冬”的食俗。冬季是一年中进补,提高自身免疫力的最佳时期。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如何才能科学饮食?沈阳市卫生健康服务中心副主任医师张晓旭表示,要从吃对吃好、保护肠胃、不忘补水三个方面入手。
吃对吃好提高自身免疫力
张晓旭认为,保证人体所需营养均衡,增强抵抗力,每天要进食谷薯类、蔬菜水果类、优质蛋白质食物类、油脂类四大类食物,每天至少吃12种以上食物,每周至少吃25种以上的食物。
一个成人每天需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克,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克,薯类50~100克。要做到餐餐有蔬菜、天天吃水果。每天需摄入300~500克蔬菜;每天摄入200~350克新鲜水果,需要注意的是,果汁不能代替鲜果。要适量进食鱼、蛋等,补充优质蛋白。要做到每天至少要吃100~150克肉,吃1-2个鸡蛋,喝1-2杯牛奶,外加一点豆腐,这就构成了增强体质的优质蛋白质组合。其中,吃鸡蛋不能弃蛋黄,要少吃或不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肉制品。油脂类也是必不可少,每天可进食25~30克油。
节制饮食保护肠胃健康
保护好胃肠道健康对人体体质的影响至关重要。冬季,影响胃肠道健康的因素较多。无论吃什么、怎么吃,首先要注意自己的胃肠道情况。
张晓旭介绍说,每个人的胃肠状况都不一样,不存在对于所有人都适合的养胃食物。选择养胃食物应该针对个人的胃肠道情况,选择适合的食物及做法。比如胃酸过多的人群,应该禁食浓肉汤、酸性食物及过多的蛋白质,可以吃一些面食和碱性食物。胃酸分泌较少时,可反其道行之,进食浓肉汤、鸡汤或者适量糖醋食物。保持有节制的饮食是治疗胃病的关键。
及时补水促进肠胃运动
冬季的天气比较干燥,人们很容易处于缺水的状态。因此,一定要注意及时喝水,适当多补充一些含水量比较高的蔬菜和水果。
张晓旭表示,虽然补充水分很重要,但要注意不能一次喝太多,最好分多次饮用。成人冬天每日补水量最好在1500~1700毫升区间,一次不宜超过250毫升,睡前不要大量饮水。起床后可以先喝200毫升左右温开水,这样可帮助肾脏及肝脏排毒,促进胃肠运动帮助排便。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岳雨
(责任编辑:王诗茗)
来源: 沈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