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二六)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之痉病

(0)

相关推荐

  • 大医传承二 第24

    学习日志大医传承二第24-1讲排脓汤排脓散 文章重要观点或知识. 1.排脓汤方---对外周围组织的排脓 甘草28克,桔梗42克,生姜14克,大枣10个,水800毫升,煮取200毫升,温服100毫升,日 ...

  • 严重扁桃体炎,不用开刀,看看中医大师如何治疗

    严重扁桃体炎,不用开刀,看看中医大师如何治疗 扁桃体炎临床表现为经常咽部不适,异物感,发干.痒,刺激性咳嗽,口臭等症状,严重时可使吞咽困难,说话含糊不清,呼吸不畅或睡眠时打鼾,西医可能会选择开刀手术但 ...

  • 《证治准绳·幼科》夹

    [万]<活人书>云∶伤寒下之太早,热气乘虚入胃,发 .下之太迟,热留胃中,发 .胃烂,亦发 . 者,乃热毒郁遏,煎熬阴血,血得热而不解,浮于肌肉为 ,足阳明胃主之.痘疮初出,皮肉红肿,片片 ...

  • 《伤寒论》113方——葛根汤

    第五十六方--葛根汤 阳明十七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芍药二两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先㕮咀 ...

  • 6.温脾汤__三、攻里之剂

    6.一温一 脾汤(孙思邈) 一温一 药攻下. (<备急千金要万>) [歌诀] 一温一 脾附子与干姜 甘草当归硝大黄 寒热并行治寒积 脐腹绞结痛非常 [组成]大黄五两(15克) 当归 干姜各 ...

  •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三二)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之痉病大承气汤

    [原文]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齘齿,可与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酒洗.厚朴半斤,炙,去皮.枳实五枚,炙.芒硝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枳朴,取五升,去滓内大黄,煮二升,去滓 ...

  • 贾海忠金匮要略笔记(二六)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之痉病

    三.痉病表现 [原文]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強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若发其汗者,寒湿相得,其表益虚,即恶寒甚.发其汗已,其脉如蛇. 身体发热,脚发凉,脖子发硬, ...

  •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二五)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之痉病

    第一个讲的就是痉,所谓痉,讲的就是脑膜炎:湿,讲的就是风湿:暍,就是中暑.对痉湿暍,也就是脑膜炎,风湿,中暑,如何来治疗. 不要看短短的一篇,这短短的一篇,把所有的病都治完了,这就是经方,只要会用,药 ...

  •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二九)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之痉病

    [原文]痉病有灸疮,难治. 凡是痉病的患者如果有灸疮,都是很难治的,不是不能治,是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有些人每天都在烧艾绒,看艾草没有烧完就让它继续烧,只是为了节省一点不要浪费,暴殄天物,结果因此起 ...

  •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四二)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之湿家桂枝加白术汤

    [原文]伤寒八九日,风湿搏相,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便坚,小便自利,去桂枝加白术汤主之. 桂枝附子汤方 桂枝四两.附子三枚,炮,去皮,破八片.生姜三两,切. ...

  • 贾海忠金匮要略笔记(二四)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之痉病

    我们前面讲了刚痉是发热.恶寒,无汗.这一节来讲柔痉,什么是柔痉,柔痉与刚痉正好相反,我们说了,痉病的共同特点是发热.柔痉当然也有发热. 我们来看[原文]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 太阳病, ...

  • 贾海忠金匮要略笔记(二五)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之痉病

    二.痉病病因 [原文]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 太阳病,发汗太厉害了,也就是出汗太多了,津液丢失得太厉害了,造成了血容量不足,中医的观点就是汗血同源,因血容量不足,而导致了脉沉细,而致痉. [要点延 ...

  • 贾海忠金匮要略笔记(三二)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之湿家

    二.湿家 [原文]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身色如熏黄也. [原文]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则哕,或胸满,小便不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热,胸上有寒.渴欲得饮而不能饮,则口 ...

  • 贾海忠金匮要略笔记(四二)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之暍病

    [原文]太阳中热者,暍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白虎加人参汤方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甘草(二两).粳米(六合).人参(三两)右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 温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