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读时光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相关推荐
-
《道德经》通读 第五十六章
<道德经>通读 第五十六章 原文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 ...
-
《道德经》第四章的逻辑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微信公众号:luojijieguwen 冲是形容道的,是说到道个容器一样,是有内部空间的, ...
-
还原版《道德经》第十二章:玄同
还原版<道德经>第十二章全文如下: 赛其门,庇其兑. 和其光,同其尘. 挫其锐,解其纷. 是谓玄同. 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 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 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 ...
-
道德经第五十二章,老子修道的具体方法
金童子:第五十二章:见微守柔 和光复明 尹喜问:向您请教了这么久,我已基本明白了道的含义,但具体的修道方法能教教吗? 老子答 天下有始①,以为天下母②.既得其母,以知其子③: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 ...
-
《道德经》学习感悟20200909
花了一个月左右的业余时间,读完了<道德经>全文,对老子的思想有了全面系统的认识,也有一些体会和收获. 老子所谓的道是圣人之道,老子所谓的德是圣人之德,是普通人所不能企及的.老子说要&quo ...
-
《审度【老子道德经】之全译》 ---56
第三卷修内篇 A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
-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六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①.塞其兑,闭其门②: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③,是谓玄同④.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⑤:故为天下贵. [译文] 聪明 ...
-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九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治人事天①,莫若啬②.夫唯啬,是谓早服③:早服谓之重积德④: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⑤,可以长久.是谓根深固柢,长生久视之道⑥. [注释] 1.治人事天 ...
-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四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善建者不拔,善抱①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②.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③:修之于邦④,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⑤,以邦观 ...
-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二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天下有始①,以为天下母②.既得其母,以知其子③: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④,终身不勤⑤.开其兑,济其事⑥,终身不救.见小曰明⑦,守柔曰强⑧.用其光,复归其明⑨,无遗身殃⑩ ...
-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六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天下有道,却①走马以粪②,天下无道,戎马③生于郊④.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⑤. [译文] 治理天下合乎"道",就可以作到太平安定,把战马退还到田 ...
-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六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将欲歙之①,必固张之②: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③,必固与之④.是谓微明⑤,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⑥,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⑦. [译文] 想要收敛它,必先扩张它,想要 ...
-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知者不言
道德经这本书,有大智慧,这是基本达成共识的,但是,这智慧到底有多大,到底有所少可以领悟,看个人,本章,就非常的具有指导意义. 先贴下原文: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 ...
-
《道德经》五十六章精解及译文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玄同思想是<道德经 ...
-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和谐之玄,玄同之妙:和光同尘,挫锐解纷!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塞其兑,闭其门, 和其光,同其尘, 挫其锐,解其纷, 是谓玄同. 故, 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 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 故为天下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