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用工不能规避劳动关系的认定
相关推荐
-
不得违法限制劳动者在多平台就业 每个人可以有两家以上的工作单位?
央视网消息(记者 王静远):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维护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有利于促进灵活就业.增加就业岗位和群众收入,并明确表示不得制定损害劳动者安全健康的考核指标.不得违法限制劳 ...
-
以案释法:快递员与快递平台经营企业间是否构成劳动关系,从属性应如何认定?
作者:蔡笑 1 基本案情 被告科技公司系某APP(快递平台)经营者,该APP面向社会提供专人直送快递服务.原告郭某在网站上看到该APP平台招募快递员的信息,于2015年4月2日自行下载APP,点击&q ...
-
常凯:平台企业用工关系的性质特点及其法律规制|中法评 · 专论
原创 常凯 中国法律评论 8月24日 常凯 山东管理学院讲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中国劳动关系研究会名誉会长 我国平台企业用工关系的基本性质仍为劳动关系.平台劳动者中绝大多数,仍是具备人身从属性和经 ...
-
滴滴司机、外卖师傅、快递员……从业者与平台是否存在劳动关系?
滴滴司机.外卖师傅.快递员--从业者与平台是否存在劳动关系? 诉讼攻略 4天前 收录于话题 #公司 44个 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 I 法院 新业态用工时代来了! 这里有一份用工锦囊,请收下...... ...
-
究竟是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工伤”赔偿差距大
同样是工地"搬砖"砸伤腿,为什么有人赔得多,有人却赔的少呢? 除了受伤严重程度,最重要的是看你与用工单位是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虽然"劳动"和"劳务& ...
-
保障2亿灵活就业劳动者权益 平台能做些什么?
随着数字化逐渐渗透到社会方方面面,传统就业形态被打破,劳动力市场正悄然发生蜕变,灵活就业模式正成为主流. 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加持下,灵活就业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充,人员和规 ...
-
郑文睿|“互联网+”时代劳动关系变革的法理分析和立法回应——互联网平台用工关系定性释疑
摘要 互联网平台用工关系的定性问题引发了理论界的学术意见分歧,并困扰着实务界的具体实践操作.平台经济所指向的算法管理为劳动用工带来新的管理模式变化,加大了互联网平台用工关系定性的难度,也向立法者和裁判 ...
-
非劳动关系的认定及雇主责任风险的规避
编者按: 本文采用了<合同起草审查指南:三观四步法>,以「宏观-合同类型」视角,就非劳动关系展开讨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非劳动关系-直接关系"模式 非劳动关系的认定 ...
-
企业内部搞个人承包能规避劳动关系吗?法官这样判……
案号:(2020)鲁0211民初2146号 基本事实: 原告甲公司向被告许某支付了2018年2月至2018年12月的工资.2019年1月30日刘某通过银行向许某转账2610元. 甲公司主张已将车间承包 ...
-
一企业竟为员工代办个体工商户注册规避劳动关系
本报讯(记者杨召奎 窦菲涛)为降低用工成本,一企业竟为员工代办个体工商户注册,再和员工成立的个人工作室合作,以此规避劳动关系,从而不给员工缴纳社保.不支付加班费等.对此,律师指出,尽管这种模式被企业称 ...
-
案例解析:“长期两不找”情形下劳动关系的认定|审判研究
让法官更懂律师 让律师更懂法官 投稿邮箱:judgelamp@126.com 唐玉欣 北京大成(贵阳)律师事务所 "长期两不找"劳动争议纠纷,往往经由特殊历史积淀而形成.改革开放以 ...
-
浅议双重全日制劳动关系的认定问题
[内容摘要]双重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后,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又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两个劳动关系并存的情形.目前,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了非全日制用工条件下允许双重劳动关系的存 ...
-
实务干货!劳动关系如何认定?工伤如何认定?重点:有哪些例外?
[版权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来源:法务之家.作者:李明君,山东省平阴县华兴法律服务工作室合伙人之一,曾 ...
-
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劳动关系如何认定?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14-12-16 10:54:00 浏览量:1865 1.用人单位没有营业执照,即使正在设立,视为用人单位不存在,劳动关系不存在. 2.营业执照期限界满或被吊销.吊销是工商行 ...
-
2019收藏版:事实劳动关系如何认定?(附各省高院案例13则)
▌导读: 事实劳动关系作为一种不依赖于书面合同存在的劳动关系,当出现劳动争议时,作为弱势一方的劳动者其合法权益更容易受到侵害.为了使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在劳动保障权益受到用人单位侵害时,同签订劳动 ...
-
一人三岗劳动关系如何认定?
案 情 简 介 陈某系与A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2017年初因公司技术整改需停产而在家待岗.后陈某迫于生计,于2017年2月应聘至B公司从事货物运输工作,双方并未订立劳动合同,B公司也没有为陈某缴纳 ...